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什么是大夏大学

大夏大学

大夏大学(The Great China University)是由1924年因学潮从厦门大学脱离出来的三百余名师生在上海发起建立的一所综合性私立大学。初名大厦大学,“大厦”即“厦大”之颠倒,后来取“光大华夏”之意定名大夏大学。抗战期间先后内迁至庐山、贵阳、赤水,一度与复旦大学合并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联合大学,光复后迁回上海。1951年10月,在大夏大学原址上,大夏大学文、理、教育学科与光华大学相关系科合并成立华东师范大学,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师范大学。

大夏首任校长是中国第一个在国外获得工学博士的化学家马君武。大夏主要创始人是欧元怀(第三任校长)、王毓祥、傅式说以及当时鼎立支持办学的民国政要王伯群。王伯群在上海捐资创办大夏大学,并担任学校董事长和第二任校长,集多年努力,将大夏大学发展成为民国时期著名的私立综合性大学,尤以建筑宏伟、环境优美、设施较完备和全国成立最早的教育学院而著称。厉麟似、吴泽霖、郭沫若、田汉、邵力子、何炳松、吴泽等知名学者均曾在大夏大学任教。

大夏大学是国内最早实施导师制的大学,导师既关注学生的心智等训练和培养,也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探索和创新精神。大夏大学也是较早实施通识教育的高校之一。譬如文科生除了国文、英文、历史等课程外,还要读涵盖化学、物理或生物的自然科学;理科生则要涉及英文及演说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生“文理兼修”。良好的办学实力,使得大夏大学获享“东方的哥伦比亚大学”之美誉。

想要了解更多“大夏大学”的信息,请点击:大夏大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