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高僧火化的时候会佩戴生前物品,或者信徒赠送的信物:宝石,宝石中的二氧化硅经过燃烧,与人体骨骼中的碳酸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类似于骨瓷、陶瓷之类的结晶称之为舍利子。
舍利子印度话叫做驮都,也叫设利罗,译成中文叫灵骨、身骨、遗身,不过舍利子的形成跟一般死人的骨头风化是完全不同的。
舍利子的形成的形状千变万化,有圆形、椭圆形,有成莲花形,有的成佛或菩萨状;它的颜色有白、黑、绿、红的,也有各种颜色。
扩展资料:
佛经上说,舍利子的形成是一个人透过戒、定、慧的修持、加上自己的大愿力,所得来的,它十分稀有、宝贵。
像佛陀涅盘后,所烧出的舍利就有一石六斗之多,在当时有八个国王争分佛陀舍利,每人各得一分舍利,他们将佛的舍利带回自己的国家,且兴建耐物宝塔,以让百姓瞻仰、礼拜。
另外,修行有成就的高僧及在家信徒,往昌斗液生后也都能得到舍利。如中国的六祖惠能全身舍利子的形成,另外,近代的弘一、印光、太虚、章嘉等大师们,他们也都留下相当数量的舍销历利。
一般舍利子的形成分有全身舍利、碎身舍利。全身舍利是不需经过火葬,而全身不会腐烂,这种就叫做全身舍利,也叫肉身菩萨;碎身舍利,则是火葬后的遗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舍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