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总能看到一些“科普”文章在大谈特谈,说刺激G点会获得多么激烈的性快感,G点有多少美妙的功能之类。
但G点真的这么神奇吗?所谓的G点长什么样?
G点并非一个“点”,而是一片区域。
1950年,德国妇产科医生Ernst Grafenberg首次以学术论文形式提及到,在阴道前壁存在性敏感区域,大小约为1个硬币大,位于阴道前壁耻骨后方与宫颈间1/2处(约在阴道口往里2-3cm)。
在平卧时用手指轻柔按摩同时注意力集中于此,可出现尿道周围组织肿胀。
按摩初期时产生尿意,持续数秒后则产生愉悦感。在性高潮时,此敏感区域被刺激后会出现女性尿道射液现象。
但这一观点并不受当时学界认可。
当时一些专家认为,女性的性感受器官主要是与男性阴茎组织起源相同的阴蒂,阴道口起到很次要的性感受作用。而在实际观察中并未发现阴道尤其是阴道前壁存在特殊的性敏感区。
而到了1981年,Ernst Grafenberg的描述得到其他学者的认可,并以他的名字命名阴道前壁性敏感区为Grafenberg点或G点。
1982年,有学者通过对400名志愿者的观察,直接界定G点的部位是位于阴道前壁的外1/3,认为G点可能是由血管、尿道旁的腺体和腺管、终末神经和膀胱颈周围组织共同组成的集合体。
但从现有的资料综合分析,G点的存在仍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且性科学家们的观点仍未达成一致。
G点解剖结构并未被发现,且如果G点存在,无论是生理、解剖还是生化都会存在一定的遗传特性,因此有医生否认G点的存在,认为G点或射液现象只是假象而已。
研究表明,能够通过阴道刺激达到性高潮的比例应与自认为存在G点的比例56%相当,而实际仅有不到30%,因此得出结论G点只是功能现象,并不存在生理基础。
只是这些女性通过交流学习知识获得了解G点功能,采取更加放松和开放的态度,因此更易获得性高潮。
但无论G点是否是真实存在的,它都是性科学的一大进步。而对于大众来说,无需特意寻找G点,也无需因找不到或得不到G点高潮就失望,刺激阴蒂同样能获得快感高潮。
性生活不是学术研究,房事如果失去了享受快乐的本质就失去了它的意义,让人快乐的又不只是这个点,不是吗?
参考文献
张渺,廖秦平.G点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性科学,2012,21(11):21-24.
张渺,廖秦平.G点的行为学研究[J].中国性科学,2013,22(2):7-9.
姚扶有.不必刻意找“g点”[J].人生与伴侣:新养生,2009(5):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