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工业风扇”曾是昔日DIY爱好者们的最爱之一,那么当下如火如荼的“工包风扇”,就是现今市场的宠儿了。
所谓“工包”,通常指代采用简洁工业包装,乃至无正规包装的产品。凭借低廉的价格、鹤立鸡群的性能,它们吸引了不少用户的目光。
但是,在不同型号的“工包风扇”之间,究竟是谁的性能表现更为强力?这些“工包风扇”的做工用料究竟如何?以及,众人所最关心的问题——这些“工包风扇”的质量是否靠谱?
本期,我就将对比测试两款较有代表性的工包风扇,内容包括振动测试、噪音听感、性能特性、做工用料等内容。风扇均为自费购买,旨在帮助消费者了解工包风扇的利弊。
本篇的主角是来自两大著名厂商的工包产品:追风者M25-120 与 大陆利民C12C。
最大转速:2000RPM
最大转速:1550RPM
号称从T30风扇设计中汲取经验的追风者M25,是否还能延续T30所构筑的性能传奇?而C12C这把风扇究竟有怎样的魅力,才能吸引诸多用户争相选购?之后的测试将会揭晓答案。
在拿到商品之后,最先映入眼帘的必然是其做工水准的高低。做工也是工包产品的最大短板,因此二者都有不少槽点。
首先是对使用体验颇有影响的线材质量,在这一方面,追风者M25-120堪称“开幕雷击”。
对无光版本的M25来说,线材长度绝对会相当影响安装体验。4pin接口的原厂线长仅约8cm,而用于串联的接头几乎没有“线长”可言。
同时,风扇的赠品仅有四颗自攻螺丝。因此,倘若你对该产品感兴趣,在入手前务必自备好风扇延长线!
也许是单价高出了50%的缘故,ARGB版追风者M25的线材配置就要豪华许多。尽管4pin接口的线材仅是比无光版本略长——约为11cm,但附赠了一条灰黑色的风扇延长线,这下至少不愁走线了。
而在ARGB方面,M25的5V ARGB接线长达30cm,同样提供了串联功能。但由于追风者使用了特殊的接头,目前仅有技不如人主板能够直插使用。其他品牌主板则需要搭配附赠的5V ARGB转接线方可点亮。
M25特殊的ARGB接口
相比之下,利民C12C的线材配置就要好得多,无论是4pin接口还是5V ARGB线,其原厂线长均远超30cm,且均支持串联!
此外,由于使用了标准的5V ARGB接头,利民C12C无需转接便能使用,也更为方便。
不过,这并不代表利民C12C就没有问题:其5V ARGB的接线并没有牢牢固定在框体的线槽内,因此在安装时,风扇会不可避免地将ARGB线材压在身后。
这不仅影响走线,更可能对风扇的密封性造成负面影响,从而降低风扇在冷排、散热器等高阻力环境下的性能。作为一把标榜为“入门风压扇”的产品,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实属不该。
被压在风扇下的ARGB接线。可见风扇与冷排间已有缝隙
在框体做工上,或许是“工包”又名“不合格品”的缘故,无光版本的追风者M25-120上有不少磕碰的痕迹。
所谓“一分钱,一分货”,在“高贵”不少的ARGB版追风者M25-120和利民C12C上,我没有发现类似的品控问题。
不过,追风者也有值得骄傲的地方——无论是否带有ARGB灯光,追风者M25-120均配齐了全部8个脚垫。相比之下,我所购买的利民C12C就仅有扇框背面的4个脚垫——但这与入手渠道有关。
两款追风者均配齐脚垫
价格稍高的自营店版C12C据说配齐了脚垫,但价格更实惠的拼夕夕/马云版C12C就仅有背面的4个了。
当然,二者均为20元左右的工包产品,对于做工属实不能要求太多。不过既然都自封为行业“卷王”,就要一卷到底,不是吗?
风扇的噪音主要有三种:轴承噪音、电机噪音和风噪。其中,轴承噪音往往集中在低转速(1000转以下),而在千转以上时,风噪开始成为主要噪音源。在这两把风扇上,电机噪音都不太明显。
在风噪表现上,追风者M25-120的听感要远好于利民C12C。
利民C12C在满转下的噪音
利民C12C-S的噪音低沉,但是非常有力。轰隆隆~的声音不像一款只有1550RPM的12cm风扇,相对转速而言整体噪音偏大。
且在约1400RPM左右的特定转速下,C12C-S会发出“呜呜”的杂音,听感实在不佳。对噪音有较高要求的用户而言,它可能不是一个合适的选择。
追风者M25在1550转的噪音
追风者M25的风噪表现中规中矩,无功无过。但在轴噪上却出现了严重问题。
从原理上看,全新的FDB轴承不应该有任何轴承噪音。如果说滚珠轴承出现轴噪只是噪音问题,那么在FDB轴承上出现轴噪,就是质量和设计的双重缺陷了。这是因FDB轴承不可后期维护的结构特性决定的。
工包款除了密封结构外,其它特性全都没有
很不幸的是,轴噪问题在追风者M25-120上出现了。仅是轻轻拨动扇叶,无光版的追风者M25的轴承就会发出时有时无的异响。
而ARGB版M25的异响情况要轻微许多,但也难保在长期使用后不会出现问题:我没有在追风者M25上发现磁稳的痕迹。这对吊装耐久而言无疑是重大问题。
然而,利民C12C虽然号称使用了“S-FDB”轴承,却与同名的Sony-FDB大相径庭。利民的“S-FDB”就是最普通的液压轴承,并不是FDB。此外,最初版本的S-FDB连磁铁也没有配备,命名为“S-FDB”有严重误导消费者之嫌。
利民C12拆解。正面的结构,是Rifle轴承的标志。图片来自CHH
“S-FDB”的同款结构其实并不难找到原型。不少极低端显卡的风扇,就采用了类似的设计。
也正因它液压轴承的本质,虽然在大量爆出问题后,利民不顾设计原则,强行加高轴承,塞入了磁铁,并将“S-FDB”解释为“Stably-FDB”。
但磁铁并非万能,仓促修改的方案更是如此。在一段时间的使用后,C12C出现异响的情况依旧屡见不鲜。
站内不乏相关反馈
此外,强行塞入的磁铁直接顶住风扇轴芯,如此粗暴的“绿皮”设计不可谓不震撼。所幸,就目前而言,我所拥有的C12C还没有出现明显问题。
利民显然非常清楚这一点。在一些新产品上,利民也开始将S-FDB称作“液压轴承”。
无论是耐久度、可靠性还是长期静音性能,二者的轴承都很难让人满意。建议不要对它们的质量有任何幻想,“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不会改变。
雪上加霜的是,由于售后运费几乎和购买价格一样高,除京东自营购入的C12C以外,在出现问题后,这些风扇的归宿只能是回收站。“N年质保”形同虚设。
作为一把机箱风扇,动平衡自然不可或缺。动平衡水准也将显著影响风扇的噪音表现。当动平衡较差时,风扇会有引发共振的风险。
在这方面,大陆利民扬眉吐气了一番——在最大转速下,C12C的振幅仅在0.6上下,处在完全正常的水平。
至于追风者M25-120,那就不好说了。尽管标榜配备了“多点定位动平衡”技术,但就我所拥有的两把M25-120而言,它们的动平衡都非常糟糕。
呃………
M25的平均振幅达到了3.9,并且肉眼可见明显的扇叶偏摆。在随后的测试中,它在冷排上发生了共振,如耳鸣般尖锐的噪音混杂在风噪中,不绝于耳。
不清楚盒包M25是否有同样的问题,但工包M25显然缺少动平衡
如果你对动平衡有一定要求,追风者M25工包的表现决不能令人满意,可以直接被排除在外。
在性能表现环节,我会将风扇安装在240冷排之上。通过300W的产热功耗运行10分钟Furmark,以检验风扇的高阻力性能。
首先登场的是利民C12C。在测试中他将运行在1550转的最大转速下。与此同时,机箱内的其它风扇均恒定低转或手动停转,以避免造成干扰。
Furmark设置为压力最大的720P No AA。运行十分钟后,显卡核心的最高温度为53.1℃,热点温度为69℃。
随后将风扇更换为追风者M25-120,转速同样保持在1550转附近。同样在10分钟Furmark后,显卡核心的最高温度为54.1℃,热点温度为70℃。
在同转性能的对决上,C12C以1℃优势胜出。但是请不要忘记,追风者的最大转速可不是1550转,而是2000转。且利民C12C的同转风噪比M25更大!
那么,将追风者M25调节至最大转速,结果会如何呢?10分钟烤机过后,答案揭晓。
满转速的M25-120将显卡核心温度控制在了50.5℃,热点温度仅为66.4℃。毫无疑问,凭借更高的转速,追风者轻而易举地杀死了比赛。
总结一下:在同转性能上,利民C12C比追风者M25强约1℃,但这是以风噪为代价达到的。而当追风者M25-120同样放弃风噪表现,提升至2000转之后,它能比C12C低2.5℃以上!
孰优孰劣,就请各位看官自行结合需求判断了。
在我的主板上,追风者M25-120存在严重的调速问题。中等转速区域的曲线极度陡峭,让我几乎无法精确调节速度。
在第二次训练风扇后,曲线变得更奇怪了。成了这样:
而其他风扇曲线均正常。因此,我认为追风者M25-120的工包型号可能使用了有问题的控制IC,或许这就是它成为工包风扇的原因。
此外,尽管是塑料材质,但为了实现较高的转速,追风者M25-120的叶片十分厚重且锐利。
注意安全!不要碰它!
没有一款工包产品是完美的。在这两款产品上,“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展现得玲离尽致。
具体到每款产品上,追风者M25拥有更好的极限性能,风噪强于C12C,但在轴噪、动平衡和线材上都一团糟。PWM功能的问题,也让它在实质上成为了一款“三线风扇”。
利民C12C的同转性能和动平衡更好,但风噪亟待加强、存在来源不明的“呜呜”声,此外轴承可靠性同样存疑。
它们之间孰优孰劣?这就交给身为用户的我们根据需求取舍了。
相比之下,它们的正牌型号各自都贵出不少。若以性价比为唯一评判标准,在20元的价位下,或许它们都可堪称好物。
然而,这些工包风扇,或许噪音不断、可靠性差、会有共振……你不能期待它们能给予和中高端风扇一致的体验,它们的存在是为满足最基本的散热需求,而这,对于一些预算捉襟见肘的用户们来说,已然足够了。
但倘若你有充足的预算,我认为没必要在数十元的成本上影响使用体验。我想,没人会乐意听到风扇歇斯底里的异响,也少有人会真的愿意将风扇作为消耗品。
与其费尽心思地拆机更换,抑或每个夜晚同共振、异响与“呜呜”声做伴,我更推荐预算允许的用户们选择价格稍高、质量更加靠谱一些的产品。
或许,根据散热特性使用更合理的风扇组合,会比一箱工包风扇更事半功倍。
相比显卡、CPU的极致性能而言,这些细枝末节未必应该忽视。它们有时也同样显著地影响了使用体验,不是吗?
这篇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对本文内容与风扇选购有疑惑,随时欢迎与我交流!
如果你希望了解更多散热方面的内容,可以看看这些文章:
希望这些文章能帮到你!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