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隐(833年2月16日—910年1月26日),原名罗横,字昭谏,杭州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
从唐大中十三年(859年)底进入京师开始,参加十多次进士试,全部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改名罗隐,隐居于九华山。光启三年(887年),归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人称罗给事。后梁开平三年十二月(910年1月)去世,时年七十七。
罗隐主要著作有《谗书》及《两同书》,前者对当时社会进行的揭露和批判相当深刻,有很强的战斗性;后者提出“仁政”,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诗集有《甲乙集》,颇有讽刺现实之作,堪称中国第一讽刺诗人,多用口语,在民间流传颇广。
(概述图罗隐像取自1923年修《浙江慈溪罗氏宗谱》)
想要了解更多“罗隐(唐代文学家)”的信息,请点击:罗隐(唐代文学家)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