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是否享受编制,这个问题,我也看了不少文件,这个国家的大方向好像是分类区别对待,跟养老制度改革一样,分老人、中人、新人三个等次,变现在的编制管理为岗位管理。
分老人、中人、新人三个等次
1、对于老人。也就是改革前参加工作困氏核的人员,应该属于原待遇不变,继续享受编制内待遇,由财政供养,但是,退休后编制随著老人的退休而消除,回收卫健系统事业编制大编制池再利用,其养老进入全国养老基金统筹发放。
2、对于中人。对于改革年度以前,按照编制内管理,改革以后,与新人一样签订合同,根据工作年限,从而签订固定年限合同或者无固定期限合同,不占编制,退休也继续进入全国养老基金统筹发放。
3、对于新人。也就是改革后,通过招考、聘用等不同形式进入公立医院的人员,不再享受编制内管理,从各地的做法来说,一般为备案制编制管理和合同制管理,与单位签订合同,在组织人社部门和卫健委备案,甚至有些地方,直接在卫健委备案即可。工资发放根据医院收入来定。多劳多得。
公立医院改革,正式在编人员依然享受编制!医院人员身份大体分为四类:
第一类就是在编的有编制人员,这部分目前来说人员较少,没有新编制下来,都是退一批录一批!录的这一批一般都是博士或者引进人才,硕士都难拿到!
第二类就是人事代理,大部分医院人事代理一般就是档案不在医院保存,但是待遇和在编一样,尤其是养老金并轨之后,所缴纳的五险一金基本一样!但是仍然有医院的人事代理跟在编待遇不一样,存在按最低工资缴纳五险一金的情况!但是科室绩效奖金跟会跟在编人员一样发放。
第三类就是合同工,拿固定工资,缴纳五险一金,基本上都是做些专业性不强辅助性工作,一般没有科室绩效,可享受一些工会福利待遇。
第四类就是第三方服务核简人员,这些都是属于物业公司人员,主要从事一些护工,保洁,导医之类工作,按照物业公司的管理要求去缴纳五险一金,收入一般不太高。
在编人员依然享受编制待遇,五险一金是合同工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编制也并未取消,对于真正的人才(博士博后)依然会给编制,最惨就是夹在中间的硕士,进了公立医院只能当合同工,五险一金按最低的缴纳,一年下来光这部分收入就与编内人员相差十几万了汪掘。所谓“去编制化”,其实损害的就是学历不上不下的这一批人的利益。
公立医院改革,不管怎么改,公立属性不会变,编制不会变。在这个问题上,国家卫健委官宣,公立医院的属性不会变,人员编制必须加强,确保医务人员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