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灰烧失量的测定:称取约1g(m1)试样,精确至0.0001g,放入已灼烧恒重的瓷坩埚(m0)中肢茄,将盖斜置于坩埚上,放在高温炉内,从低温开始逐渐升高温度,在(历贺察950±25)℃下灼烧15min~20min,反复灼烧,直至恒重。取出坩埚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m2)。
计算:粉煤灰烧失量=【(m1+m0-m2)/m1】×100
粉煤灰烧失量一般不能大于10%,烧失量超过10%时,需水量增加、延长初凝时间、降低强度、可塑性差、收缩比大、浇注不稳定。需要对加气混凝土设备生产线进行技术调整。一般的火力发电厂三级粉煤灰皆能均能满足生产加气混凝土砌块要求。
形成
第一阶段,粉煤在开始燃烧时,其中气化温度低的挥发分,首先自矿物质与固体碳连接的缝隙间不断逸出,使粉煤灰变成多孔型炭粒。此时的煤灰,颗粒状态基本保持原煤粉的不规则碎屑状,但因多孔型性,使其表面积更大。
第二阶段,伴随着多孔性炭粒中的有机质完全燃烧和温度的升高,其中的矿物质也将脱水、分解、氧化拍灶变成无机氧化物,此时的煤灰颗粒变成多孔玻璃体,尽管其形态大体上仍维持与多孔炭粒相同,但比表面积明显地小于多孔炭粒。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煤灰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