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西斯蒙的经济危机理论是什么

西斯蒙的经济危机理论是什么

西斯蒙第1819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新原理或论财富同人口的关系》是社会经济学的奠基著作,我们过去习惯于把社会经济学称之为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学诞生之日起就不为社会主流观点所认同,这有社会发展客观上的原因,也有社会经济学自身主观的原因。工业革命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宽伏,劳动产品呈几何级数增长,可是,由于人类认识能力、调控能力跟不上社会化生产发展要求,正如马克思所说,市场“越来越采取一种不以生产者为转移的自然规律的形式,越来越无法控制”,这便是经济危机的到来。小生产不具备大生产抵御经济危机的能力,大生产代替小生产成为一种历史趋势,小资产阶级在历史的进程中被“边缘”化也就成为必然。社会经济学是小资产阶级的精神武器,小资产阶级是社会经济学的物质力量。小资产阶级没有历史地位,反映小资产阶级愿望和要求的社会经济学不为社会所认同也就不奇怪了。另外一方面, 西斯蒙第承认亚当·斯密学说的基础,始终如一地维护劳动人民的利益,主张“财富正是属于人而且为人所享受的”,他为社会经济学奠定了坚实的前提和基础,可是,他把劳动人民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地位和社会不公平待遇看成是社会再分配或社会福利问题,他居然说“从政府的事业来看,人们的物质福利是政治经济学的对象”,这就为社会经济学向福利经济学方向发展埋下了伏笔。福利经济学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理论基础,可它追求不合实际的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制度,不仅政府财政不堪重负,又助长了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的依赖思想,不利于他们自尊、自强、自立,所以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福利经济学又成为众矢之的,淹没在福利经济学的社会经济学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   信息革命继工业革命解放人的体力之后,进一步解放了人的脑力,人类的观察能力、协调能力、控制能力发生了质的飞跃,使经济危机出现微波化的发展趋势,生产集中化和分散化也就成为并行不悖的两股历史潮流。简言之,穗巧旅小生产有存在的理由和价值,不一定被大生产所代替了。同时,由于自然力的反抗、报复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冲击,资产阶级领导工业革命所形成的强者对弱者的征服、改造思维观念被迫放进了历史博物馆,代之而起的是彼此适应、相互提高的新思维、新观念,是曰“双赢”。这就是说,小生产者又有了一个比较宽松和谐的生存环境。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目标,是时代潮流和国情需求在政策观念上的正确反映,这是建立现代社会经济学的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出现了带有时代特征的根本性变化,的确为重建社会经济学提供了难得的机会,更为重要的条件还在于,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造了组合生产方式。组合生产是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以不丧失独立性为前提,在竞争和协同机制的双重作用下,创造出的一种适应市场化和社会化发展要求的新的生产方式,目前我们发现和识别的组合生产方式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职工持股会、猜凳个体工商户组合和中小企业集群等四种。组合生产方式既具备大生产的规模效应功能,又具备小生产灵活多变、适应性强的长处,有着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不可限量的生命力,由此观之,建立现代社会经济学的机会完全成熟了。   现代社会经济学并不排斥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成果,西方主流经济学围绕资源有效配置研究出来的一系列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仍然值得借鉴,就是它们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即维护劳动条件所有者利益的价值偏好,也有一定的正当性和合理性,不正当和不合理的地方在于,他们主张和坚持资产阶级或劳动条件所有者独占公司收益,现代社会经济学发现的职工持股会只是要求确认工人在公司中的由三种属性所决定的“三重身份”,一是物的属性所决定的生产要素身份,二是人的属性所决定的合作者身份,三是资本的属性所决定的投资者身份,这些要求并不伤害资产阶级(劳动条件所有者)正当、合法的权益。现代社会经济学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因为到目前为止,整个物质生产过程中劳动条件所有者无偿占有劳动力所有者全部剩余劳动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照搬马克思的结论,马克思主张无产阶级实行“对自身的完全占有”即人们参与劳动产品处置和分配的权利除了劳动力不能提供任何条件,中国还是一个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能否定劳动条件所有者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就是将来到了社会主义高级阶段成为发达国家了,对劳动条件所有者的地位和作用恐怕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学还要对古典社会经济学进行重新评价和再认识,这种重新评价和再认识,不仅仅是因为小生产者不再是保守、落后甚至反动的中间阶级,因而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需要重新评价和再认识,主要还是因为把西斯蒙第归类为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首领”并不客观、公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