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德国和俄罗斯的关系怎么样?

德国和俄罗斯的关系怎么样?

对于这个问题:首先要说德国为什么在美国老大的重压之下,也要尽力维护自己与俄罗斯的关系?普京在批评西方时,为什么也甚少指责德国?德国与俄罗斯,两个世人眼中大男子主义的陆地大国,究竟有怎样的纠结关系?

德意志位于欧洲中部,俄罗斯则发轫于东欧平原。二者之间有一定距离。德俄之间开始有“亲密接触”,与一个国家有着密切的联系:

被围殴的波兰

提到波兰,大家想到的是那个被德国和俄罗斯夹在中间反复摩擦的悲剧国家。但其实波兰在15世纪到17世纪,都是中东欧的一个强国。普鲁士王国当初就是从波兰国王从中东招当打手用的条顿骑士团演变而来的。

在波兰强盛时期,完全视周围国家为无物,肆意欺凌,其中就包括当时年幼的俄罗斯。1611年波兰占领了莫斯科,这在今天看来是一个无比令人咋舌的军事成就,然而当时俄罗斯毕竟弱小,那时占领莫斯科的难度与之后的拿破仑、希特勒面对的完全不可相提并论。然而俄罗斯在国土面积、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不是波兰所能比的。随着俄波之间对抗的长期化,波兰越来越撑不下去,而普鲁士、奥地利两个德意志邦国此时逮到了机会。18世纪中叶,俄普奥三次瓜分波兰,便是这段历史的一个阶段性结局。从此,波兰在欧洲版图上消亡了近三百年。

今天看来,德意志两大邦国虽然扩大了地盘,但却遭遇了与后世的美国在对日政策上一样的失败:与强大对手直接面对面,失去了缓冲空间。

波兰渐趋衰弱的同时,德意志与俄罗斯之间的缓冲带越来越模糊,直到波兰覆亡之后直接对撞,对德意志的未来发展来说,在东部方向增添了巨大的压力。

战争中不断变化的关系

三十年战争、七年战争、拿破仑战争,俄普奥三方之间的关系错综变换。一会儿俄普联合对奥,一会儿俄奥联合抗普。拿破仑战争中,三国对法态度也并不一致,但整体上,经过这一系列的战争,俄罗斯与德意志的近代民族意识都逐渐确立并巩固。俄德两族在发展资本主义上由于缺少海岸线和市场加政治不成熟的原因,长期落后于英法两国的状况开始出现改变,形势有了新变化。

无法调和的矛盾

随着资本主义的进步,德俄之间对市场、原材料和贸易航线的争夺愈发激烈。在波兰被瓜分,两大民族在北部边界上的争夺暂时告一段落的情况下,巴尔干成了双方必争之地。原因在于,德国的西部出海口 —— 北海正对着海洋霸主英国,东面的波罗的海过于狭窄而且还是内陆海,起不到什么扩大本国产品市场的作用。而对于当时的沙俄来说,它与大西洋之间隔了一整个欧洲大陆,北冰洋的不冻港也有随时被英国掐断的危险。相比之下,走巴尔干不仅可以直接瓦解老对手奥斯曼,还能威胁英法在地中海通往其亚非殖民地的航线,将俄国的巨大陆地优势发挥在海洋上。德俄之间的矛盾由此开始变得难以调和。

1873年,德国在普法战争结束没多久的这个时间节点为了孤立法国,建立了俄奥德三国同盟。以支持沙俄在巴尔干方向扩张为诱饵,诱使北极熊在自己与英法两国的冲突中站在自己一边,自己则已支持俄国在巴尔干、中亚、亚太等地与英国斗争夺取出海口为回报。然而,这个同盟很快破裂。今天很多人嘲笑德国为了俄奥之间的冲突与俄罗斯翻脸太不值得。然而真正更深层次的原因,除了德奥的血脉情谊之外,是德国自身由于国力大增,在巴尔干、中东方向上与俄罗斯的势力范围争夺变得难以调和。尤其是柏林 —— 巴格达 —— 巴士拉“三B铁路”计划,同时触怒了英俄,将北极熊推到了英国一边。德国原本以出海口为诱饵诱使俄国抗英,后来却演变成了英国以出海口为诱饵诱使俄国反德。这有些滑稽的历史,除了德英外交手段的高下立判之外,德俄作为邻居在势力范围争夺的问题上的长期矛盾难以调和是最根本的原因。

苏德钢铁血战

苏德战争,不仅仅是纳粹在西方资本力量的操纵之下“打碎欧洲”的战争,更是垄断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殊死搏斗。这场寄予了俄德两大民族命运的血战中,希特勒的疯狂与斯大林的及时醒悟都给后世的世界各国领导人留下了血的教训。曼施坦因的“闪电战”与朱可夫的坚守,到反攻之间的军事较量同样令人无比震撼。苏德战争双方的总伤亡在六千万左右,给双方的人民带来了巨大损失。

战后发展

战后德国一分为二,东德成了苏联的“卫星国”,苏联将其作为“社会主义样板工程”与西方较劲,不过与西德关系也不错。1957年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就访问了苏联,冷战期间,苏联与西德之间的贸易极为频密,对德供应天然气是苏联到今天的俄罗斯最重要的外汇来源。德国的被压制,构成了那一段时期德意志与俄罗斯关系的相对和缓。

俄德天然气管道

历史重现

苏联解体,东欧变色,德国被压抑的那股历史,向扩张的冲动重现。由于西面正对法国,向南有阿尔卑斯山阻挡,德国只得将扩张范围正对东面。从积极参与肢解南斯拉夫、推动欧盟北约东扩,再到乌克兰危机,德国步步紧逼,但也注意分寸,今天德俄之间的关系处于一种十分微妙的状态。

不冷不热的关系成因

纵贯历史,德俄之间有过血仇,也有过血盟(拿破仑战争时期),但整体而言关系时好时坏,极少稳定,偶尔大打出手,今天不冷不热,有以下几大成因:

一 势力范围划分弹性大。德俄之间的中东欧及巴尔干地区面积广大,是两国之间的必争之地。德俄为了争夺这一地区结为世仇。乌克兰和波兰两国的历史及现实是最好的注脚。

二 经济上的互相需要。德国需要俄罗斯的原材料,俄罗斯需要德国的市场,这使得德俄不可能像俄美那样彻底僵持。

三 战略地位的相互需要。国际格局中,当前德国在不可能消灭俄罗斯进一步向东扩展的情况下,需要俄罗斯来稳定东部,尤其是它是一个两面都面对强国的国家。俄罗斯则需要德国的认可进入欧洲,比如拿破仑时代。

四 其他大国挑拨。前文所述的俄国由德国转投英国,以及冷战时西德受美国制约,都是明例。近期英国挑起“间谍门事件”,除了转移国内矛盾以外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破坏德国与俄罗斯和解的企图,将德国牢牢绑在西方战车之上。

德意志与俄罗斯都是具有鲜明陆地属性的强族,都不愿意卧榻之侧有对方,但客观上都需要对方替自己牵制英美法等势力,这是当年苏联即便攻进了柏林也没有试图彻底打碎德国,以及德国在今天往乌克兰方向推进遇到阻力时,也寻求与俄缓和关系的根本原因。矛盾重重,却又互相需要,德俄之间的纠结关系还将一直持续下去。

在冷战时,西方阵营的欧洲国家一直视俄罗斯为公敌。不过,在这一众西方国家中,联邦德国却是个另类,敢冒着被美国制裁的风险,跟苏联眉来眼去,典型的案例便是西德第一任总理阿登纳及庞大其代表团,于1955年9月访俄,之后,西德与苏联的关系回暖升温。到了苏联解体后,德国依旧和俄罗斯有相当密切的往来,经贸合作广泛。德国高度依赖俄罗斯的能源来发展本国的经济,其中进口俄罗斯天然气位居欧洲各国之首。德国凭借长期与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合作,主导了俄欧关系。

不过,到了2013年,两国维系五十多年的友好关系却突然中断,这还得从乌克兰危机说起。

2013年,欧盟和北约双双向东扩进,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价值系统、北约安全体系和欧盟延展到俄罗斯的边界,与俄罗斯展开了激烈的地缘政治竞争。俄罗斯也不是那么好欺负的,自然要奋力反击。最终,德国也不能忤逆美国,与俄罗斯闹掰,俄罗斯也被剔除了G8集团。

在俄欧博弈中,乌克兰成为了北约与俄罗斯博弈重地。2013年底乌克兰亲俄派总统亚努科维奇中止和欧洲联盟签署政治和自由贸易协议,来表示对俄罗斯的支持。不过,政府遭到亲欧派的激烈抗议,并致使了亚努科维奇下台,之后的克里米亚危机及顿巴斯战争,更加重了乌克兰混乱局面。

对于俄罗斯而言,乌克兰的重要程度非同一般。布热津斯基曾说过:失去乌克兰的俄罗斯将成不起大国。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乌克兰雄踞东欧,拥有黑海地区最重要的战略要地——克里米亚半岛和岛上的塞瓦斯托波尔要塞,谁控制了这里就能取得黑海地区的优势,成为黑海的霸主。另外,乌克兰的西部直达多瑙河河口,控制了乌克兰还可取得河口地区的优势,势力直达中欧。同时,以乌克兰为基地很容易向巴尔干和地中海地区扩张。乌克兰如此重要,俄罗斯又岂能让它成为美欧控制之地。

而乌克兰对于远在中欧的德国来说,谈不上有多重要。明知乌克兰是俄罗斯的心肝肉,掌中宝,德国宁可断了来自俄罗斯的强大能源支持,也要执意与俄闹僵,这是为什么?云石君将做简要分析。

第一,苏联解体后,其主要继承者俄罗斯实力大衰,对欧洲的威胁度减轻,反而在经济上增加了依赖度。这使得在德俄博弈中,德国有了更多的主导权。

美苏争霸期间,西德处在东西方势力的夹缝之处,搞不好就有引火烧身的危险。西德与美国的地缘关系,远远比不上与苏联的密切,西德为了维持自身的稳定,有必要向苏联示好。同时,西德自身因地理格局问题,需要依赖于苏联强大的能源来发展自己。

1991年,苏联解体,作为其主体继承者的俄罗斯,国力大衰,经济体系被严重摧毁,国运堪忧。可是,对于欧洲各国来讲,却是一件值得庆贺之事。

首先,俄罗斯不是苏联,没有那个实力与美国抗衡,自身危机严重的情况下,无力维持全球各地的势力范围。没有了苏联的军事威胁,欧洲也可以松一口气,俄罗斯虽然还是世界大国,但它毕竟不是超级大国苏联,本身又处在休养生息阶段,欧洲各国不必太过紧张它。在这样的形势下,欧洲将更多精力花在内部稳定和发展,巩固国际地位上。

其次,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严重依赖贩卖资源来维持国家生存和发展。俄罗斯要想再度崛起,主动融入欧洲一体化,加强区域间经济合作,才能重振国家经济,最终实现国家的再度崛起。换句话说,在经济上,俄罗斯需要看欧盟的脸色行事。

反观德国,欧盟的老大,欧洲第一大经济体,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有很多的话语权。此消彼长之下,德俄博弈中,德国拥有了更多的主导权。当欧洲秩序受到俄罗斯威胁时,德国自然要拿出欧盟老大的姿态,对抗俄罗斯。

第二,作为欧洲老大,德国如果不主动维护欧洲秩序,又何来服众,被其它欧洲国家认可。

如今的欧盟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贸易集团,而德国又是欧盟的领导者,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虽然,之于德国而言,与俄罗斯交好,有利于取得更多的利益。但德国作为欧盟的老大,当欧盟整体利益和外部势力发生冲突时,德国必要舍小家为大家,以集体的利益为重,远离俄罗斯。为什么这么说呢?

虽然,欧盟贵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贸易集团,不过,它的基础是建立在共同的认同和价值标准之上,但并不具备有效的约束力,实际上,欧盟是一个松散的联盟。

德国虽然是欧盟的杠把子,领导者,可是,它并没有强大到能和其它的所有的欧盟成员国抗衡的地步。二战后,德国深受美国钳制,政治和军事地位并不高,只有经济上的优势突出。这也就使得德国在欧盟中处在尴尬地位,虽是领袖,但却是一个弱势领袖。

在俄罗斯出兵克里米亚,强势干预乌克兰局势之时,如德国还一味的认怂,或是出于和俄罗斯双方的合作,而选择视而不见的话,这让欧盟的成员国,特别是东欧的国家如何善罢甘休。那时,德国轻者会被千夫所指,成众矢之的。重者便会被失去欧盟的集体认同,被边缘化,最终严重削弱德国在欧洲的影响力和地位。比起欧盟老大获得的巨大利益,与俄罗斯的合作只能靠边站。和俄罗斯说拜拜,这是德国权衡利弊之下的决定。

第三,德国难以逃离美国的控制。

二战后,欧洲百废待兴,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绑架了欧洲的政治经济,而北约更是约束了欧洲的武装力量。

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全球霸主,更加肆无忌惮的剥削和控制欧洲,直至今日,欧洲各国虽想摆脱美国的钳制,但是依旧无果。这一点,欧债危机可以很好说明。

2009年,美国次贷危机严重影响着欧洲,欧债危机从希腊点燃,,欧盟27国立即召开欧盟峰会。法德原本可能完成欧元区的财政统一,实现化险为夷。然而,美国三大信用评级机构立即将炮口对准了欧元,借希腊之火将欧债危机成功在欧盟蔓延开来,并一直燃烧至今。而美国却从欧盟的金融市场抽水回流到美国,来救济自身衰退的经济。不过,欧元至今依旧未能振兴,来挑战美元的地位。

欧洲虽是美国的盟友,但在利益面前,也不过是被牺牲利益的棋子。虽然,德国是欧盟的老大,实际行美国才是欧盟的太上皇。如果德国也违背美国的意愿,美国完全可以将德国当为弃子,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来向欧洲直接施压。德国处在尴尬地位中,如不小心站错队,面临的不仅有美国的制裁,还有欧洲其他国家的敌对。

德国名则是欧盟老大,实则受制于美国,地位十分尴尬,这也许就是老二的无奈。在这种身不由己的境地下,德国只能顺从美国以及西方大流,抛弃与俄的合作关系,转而对其实施制裁,让G8集团再次变回到G7集团。

今年的G7会议,一张被戏称为“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的图片火爆网络,以德国总理默克尔为首的西方国家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互怼的画面。毫无疑问,欧洲是想摆脱美国的控制,德国尤甚。可是,现实却往往背道而驰。

那么,德国是出于什么原因,不得不受美国的牵制呢?

关注微信公众号:云石,云石君下一节继续为您解读。

本文为云石地缘政治系列244。解读大国博弈内幕,剖析政治深度逻辑,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云石,收看全部云石君地缘政治系列文章

德俄关系是即恨又爱,剪不断理还乱,如同想离婚但无法离婚的两口子。德国主导的欧盟东扩为了发展自身的势力但又威胁到俄罗斯的利益,可军事上惧怕俄罗斯,虽有美国罩着但老美也不会为了别人而奋不顾身,牺牲自己。而能源上又离不开俄罗斯,毕竟俄罗斯的天然气离自已近,用着方便更主要的是实惠又安全,只有傻子会舍近求远,做多花钱而又不安全的事。再者说德国领导人的智慧又很高,是个政治上的高手玩家。即不得罪俄罗斯,又不过分讨好美国。而俄罗斯即担心德国领着小弟发展势力,又想利用德国牵制美欧,又要靠这个小财主挣个生活费并想用能源捆欧盟。两者为敌不现实,两者结盟也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