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市面上的舆情监控产品多的数不清,但是实际上在系统层面,核心功能差异并不大。一般的全网监控从舆情甄别、模型分析、舆情研判、舆情应对,处于对搜索引擎的数据再挖掘,多半只能够做到广铺面的作用。
个人觉得舆情监控在流程上来说可以分为发现-跟踪-处理-报告四大环节,针对现有一般的网络载体,如搜索引擎、论坛、社区、贴吧和微博等进行数据的挖掘。光从上面提及的载体复合度和技术环境跨度来说,就可想而知舆情监控自动化产品的技术难度。个人觉得一般市面上的舆情工具基本都是比较局限的,只能作为公关媒体的辅助工具。尤其在一件舆情事件的溯源上要做到精准十分困难,而且基本上舆情事件爆发后,以现今网络时代的传播速度,基本是在4-5小时内以几何倍速度增长。而通过系统去判断事件是否可能爆发,何时爆发这样的预防措施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基本现有的舆情产品都免不了提供人工的部分服务。
针对与企业主或政府机构来说,最大的需求当然是及时发现并控制舆情发展。这也是舆情监控产品大部分时候拿所谓的全网监控、实时监控等嘘头吸引客户目光的主要原因。
其实,针对现有的所谓全网监控,我倒是认为对目前几个新媒体形式的舆情监控更能达到效果,比如微博、微信。尤其是微博,不论是新浪微博还是腾讯微博,作为微博的核心特点,就在于文本内容精简,关键词突出,语义判断较为简单,同时微博又是网络舆情最容易爆发及广泛传播的阵地。
且现今大部分主流媒体、社会知名人士都开具微博,所以通过对微博舆情的监控,最容易及时的发现舆情,且结合微博的开放平台资源,能够比较容易的对事件的传播情况进行分析和追溯,及时找到关键人物,这部分应用和系统在现在也有许多的公司都在做研究,且有了一定的成果。
如果能够针对舆情微博进行传播路径分析,同时通过对传播内容进行语义判断,最好能够做到对微博文本进行相似度判断,从而追溯到事件的原始微博,我觉得会比现今市面上的大部分监控系统要有效和及时的多。再结合及时的预警通道,和一段时间内的数据分析挖掘,能够让用户对事件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感知认识。
当然以上只是针对系统层面的分析,我认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舆情监控还是缺少不了人工的干预,一个对于舆情事件有较强敏感度和较丰富处理经验的公关人员,如果是互联网全网监测(贴吧、论坛、新闻、自媒体等当然包含了微博微信)工具多瑞科舆情数据分析站系统还是属于不错的,要比一个套重金砸出的系统要靠谱的多。不过,这显然对于大部分企业主和政府机构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所以,针对政府机构和企业来说,除了一套相对靠谱的舆情监控系统外,更重要的是要努力的通过时时刻刻发生的网络舆情事件,不断的学习积累,这样才有可能在遇到实际情况时,及时作出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