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词条

俗语为什么是不三不四?

“不三不四”最早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易经思想,易经的每个卦都分6个爻,俗称6爻卦。六爻每两爻一组配三才,即初爻与二爻为地,三爻四爻为人,五爻与上爻为天。那么“不三不四”,三四爻不正位,不正时,就是指人不正直,不规矩的意思。

不三不四意思是不像这也不像那。即不像样子,不伦不类。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样子。

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回:“这伙人不三不四,又不肯近前来,莫不要攧洒家。”

白话文:这些人不像什么好人,又不敢到我跟前来,恐怕是要害我。

俗语为什么是不三不四?

扩展资料:

一、成语解析

【正音】不只有一个读音四声bù,但是如果后面的字也是四声,需要变调,变成bú。

【辨形】四,不能写作“肆”。

【辨析】不伦不类和“不三不四”;都有“不规范、不像样”的意思;有时可通用。但不伦不类一般用于事物;指不能相比的东西相提并论;“不三不四”偏重于人的品行不端正或来路册迅羡不正当。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形容人的品行不好

近州拍义词】非僧非俗、非驴非马、不伦不类、半间不界

反义词】正正经经、正襟危坐、堂堂正正、有板有眼

二、成语点评

有的称行业不端的人为“不三不四”,显然人们对“三”与“四”这昌租两个数字有极大的好感。

古时候,人们普遍熟读《金刚经》,通常把三比作三心,即:过去现在未来心,把四比作:清净心,

不三,自然是理解为:三心不可得大家都理解,自然的要用四来衡量行为规范,可是又不具备清净心,

对于这样不符合行为规范的行为,叫:不三不四。

据史料记载古代将“天”为一“地”为二(水陆合计为二)“天地”相加成“三”不仅作为一个数而且还作为事物整体的象征所以中外文学名著自古以来同现了许多“三部曲”以及“三进”“三打”“三气”“三顾”“三让”的故事情节汉字也就有了三人成众三木成森三金成鑫三水成淼三土成垚三日成晶三口成品之类的变化字意更趋完整。

此外还有许多名言如“三十而立”“三人行必有我师”“三省吾身”“三思而后行”“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等都与“三”有关细细品味其意深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不三不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