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苍茫的大海上,风,聚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高傲地飞翔。一会儿,翅膀碰着海浪,一会儿,箭一般的直冲云霄,它叫喊着...... 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到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 在这叫喊声里,乌云感到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海鸥在暴风雨到来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在大海上空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在呻吟着,这些愚蠢的海鸭呀,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愚蠢的企鹅,畏缩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峭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翻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的穿过乌云,翅膀刮起波浪的飞沫。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一边大笑,它一边高叫它笑那些乌云,它为欢乐而高叫。
这个敏感的精灵,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风在狂吼,雷在轰响,一堆堆的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闪电的影子,像一条条的火舌,在大海里蜿蜒浮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这是勇敢的海燕,在闪电之间,答吵在怒吼的大海上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 来得更猛烈些吧。
此文出自前苏联著名作家·玛克西姆·高尔基《海燕》
写作背景:
《海燕》是高尔基1901年3月写的一篇带有象征意义的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的末尾一章。
由于19世纪欧洲爆发的工业危机很快就蔓延到了俄国,在1900年到1903年的危机年代里,俄国倒闭了3000多家大小企业,被开除的工人达10万多人,再加上沙皇统治日趋黑暗。
人民群众无法忍受,反抗情绪日益高涨,革命斗争蓬勃兴起。俄国工人运动开始从经济罢工转到政治罢工,转到游行示威,提出关于民主自由的政治要求,提出“打倒沙皇专制”的政治口号,动摇着沙皇统治的根基。
当时人民群众的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沙皇反动政府加紧了对人民的镇压,正是革命与反革命激烈搏斗的时候羡答。
高尔基在1901年2月19日从下诺夫哥罗德(苏联时期曾改名高尔基市,苏联解体后改回原名)到了彼得堡,参加俄国作家协会为了纪念农奴解放40周年而举行的特别会议。
发表了抨击沙皇政府的尖锐演说。3月4日他又参加了在彼得堡喀山大教堂附近举行的学生示威游行,亲自目睹了沙皇宪警对学生的血腥镇压。他还在一些作家和社会活动家联名写的抗议沙皇政府暴行的公开信上签了名。
3月12日,他回到尼日尼—诺夫戈罗德。在亲身感受到了工人运动、学生运动的磅礴气势,目睹了沙皇政府镇压学生运动的残暴罪行之后,来自社会底层、深谙底层人民疾苦的高尔基为了热情地歌颂无产阶级革命先驱。
揭露沙皇反动政府,抨击机会主义者,揭露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丑恶嘴脸,根据当时的斗争形势和参加示威的感受,写成了一篇带有象征意义的短篇小说“幻想曲”《春天的旋律》。
它的结尾部分,就是著名的散文诗《海燕》(估计这篇作品的写作时间,不会早于3月14日和晚于3月24日)。
作者简介: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1868年3月16日生于俄罗斯帝国下诺夫哥罗德的一个木工家庭。是著名的作家、评论家、政论家、学者,也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和苏联文学的创始人之一。
1892年用笔名“马克西姆·高尔基”发表处女作短篇小兄举慧说《马卡尔·楚德拉》,从此专心从事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