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父母亲的描述,有一个已经成为固定印象的词——严父慈母。在我们的闹则印象中,传统的家庭就应该是这样的画面:爸爸辛勤工作,宽厚的肩膀撑起整个家庭;妈妈在灯下缝补衣裳,时不时微笑着看一眼正在写作业的孩子。这画风我中毒太深,好像小时候课本上满满都是这样的回忆。而我们家的画风却是,河东狮吼的一般都是我娘,我爹负责笑看风云。
这么一想,还真是,难怪有一次王先生说:你爸真是宠你。
而到了我们这一代,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观变了。也说不清究竟是女性更加追求独立自主了,还是经济压力、舆论压力让女性不得不和男人在职场平起平坐了。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虽然这两年对于爸爸参与家庭参与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也并没有改变爸爸往往在家庭教育中缺席的情况困弯旅。曾看过一篇文章,一个歪果仁参加中国的家庭聚会,到场看到都是妈妈带着孩子,以为自己走错了,参加了单亲家庭的聚会。
因为这个,我曾经声讨过王先生好多次,核心思想是:我也上班我也忙,你能不能早点儿下班一起带孩子?(天了噜,我真没有一点儿不想带肉圆儿的意思)后来我娘都看不下眼了,绝对的亲妈,毅然决然和王先生站在一起反驳我!绝对是王先生的亲妈!
所以我发文是为了谴责么?当!然!不!是!
客观地凭良心说,如今社会开放和进步了很多,我们生活在一线城市,但这些条件并不能改变很多固有观念。比如,我们都在说全职妈妈其实在家里也一直劳动、创造了很大的价值,但并不能彻底扭转“你是个家庭妇女”的潜汪凳意识。同样的,我们要求爸爸多参与家庭活动和承担更多的教育责任,但并不能彻底扭转“你是个男人应该先要挣钱养家”的潜意识。
所以说,这个社会在对妈妈们要求越来越多的时候,对爸爸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了。不仅要挣钱养家,还要哄娃,最好还能懂些教育学心理学啥的,才显得是个称职的父亲。
这就导致很多人不想要孩子——因为“要不起”这种话,可不是嘴上说说,而是在没有足够的物质基础和心理成熟度的时候,担不起这个责任。
我一哥们儿就说,“想想自己要是不能给孩子必要的条件,他叫我爸爸我都心虚。”
爸爸是什么?
我们每个人心里都对爸爸有这样那样的标准,但此时此刻让你具体地形容,却是词穷。
爸爸是负责把儿子养育成男子汉的那个人,是负责含着泪把女儿的手交给另一个男人的那个人。
一个血肉之躯,被要求像大山一样坚韧、像大海一样包容。
爸爸不容易,在养育孩子的事情上,虽然没有像妈妈那样经历过怀胎之苦,但不意味着一点儿不辛苦。
希望每一个大老爷们儿都能体会到这声“爸爸”的责任,感受这声“爸爸”带来的无尽幸福。
希望每一位“爸爸”不要太辛苦,照顾好家庭的时候也照顾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