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步笑百步文言文翻译如下:
出处:战国中期有个国君叫粱惠王。为了扩大疆域,聚敛财富,他想出了许多主意,还把百姓赶到战场上,为他打贺亏仗。
有一天,他问孟子:我对于国家,总算尽心了吧!河内年成不好,我就把河内的灾民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调到河内来。河东荒年的时候,我也同样设法救灾。看看邻国的君王还没有象我这样做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没有大量逃跑,我国的百姓也没有明显的增加,这是什么道理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我就拿打仗作比方吧。战场上,战鼓一响,双方的士兵就刀对刀、枪对枪地打起来。打败的一方,丢盔卸甲,拖着刀枪,赶紧逃命。有一个人逃了一百步,另一个人逃了五十步。这时候,如果那个逃了五十步的竟嘲笑那个逃了一百步的胆小怕死,你说对不对?
粱惠王说:当然不对。他只不过没有逃到一百步罢了,但同样也是逃跑啊!孟子说纤拍慎:大王既然懂得了这个道理,怎么能够希望你的百姓会比邻国的多呢?
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列国争雄,频繁的战争导致人口大批迁徙伤亡,而当时既无国籍制度,也无移民限制,百姓可以随意地去寻找自己心目中的乐土,哪一个国家比较安定、富强、和乐就迁到那个国家为臣民,而一个国家人民的多少也是一个国家足稳定繁荣昌盛的标志之一。
因此,各个诸供为称雄,都希望自己的国家人口增多,梁惠王也不例外,《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该篇上部分的第三章。
孟子,姬姓,孟氏,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人。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毁敬出“民贵君轻”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