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的六小龄童仅仅是昆剧团的学员,人称“小木匠”,而父亲却是大名鼎鼎的“南猴王”。章家是猴王世家,父亲日渐老去,希望有人能够来继承祖上传下的艺术,于是寄托在了小六龄童的身上。小六龄童渐趋成熟,且生性活泼,天资聪颖,在电影《三打白骨精》具有上佳的表现,得到了观众的普遍好评,周总理也表示了亲切的问候。不幸的凯胡告是小六龄童的生命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白血病夺走。于是,年幼的六小龄童许下一个心愿——在哥哥倒做老下的地方重新接过这个金箍棒完成未完成的事业。 小六龄童:本名章金星,又名妙良,汉族,1950年正月二十四日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绍兴,1966年4月13日,因患白血病去世。小六龄童三岁即随浙江省绍剧团演出并从父六龄童、伯父七龄童学艺,八岁成为该团正式学员。曾主演绍剧传统戏《打半山》、《齐王哭殿》等。在现代戏《智取威虎山》、《血泪荡》、《节振国》等中均有他出色的表演。他曾随剧团二次北上、一次南下,并多次为国内外元首及国宾演出:1957年12月14日,绍剧《大闹天宫》在上海中苏友好大厦演出后,周恩来总理上台接见六龄童,并怀抱小六龄童扮演的小罗猴合影留念,留下了极其珍贵的一瞬。现合影留在周总理纪念馆以及人民人会堂等刊展,深受观众称赞。1961年10月10日,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董必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观看了由六龄童、七龄童、小六龄童主演的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给予了巨大的鼓舞,小六龄童的表演艺术天真、淳朴、诙谐、幽默,深受海内外观众的喜欢,为章氏猴王世家猴戏艺术作出了重要贡献,被《中国戏剧艺术家辞典》誉为中国最有名的戏曲小神童,其艺术成就被载入多部中国名人传记。为纪念猴娃小六龄童,中国工人出版社在1992年(猴年)为其出版传记《猴娃》,北京邮票公司发行《猴娃》纪念封及《猴王世家》纪念小型张。中央电视盯明台影视部、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华华集团联合拍摄的八集电视剧《猴娃》,由冰心老人题写片名,萧乾先生给予作评,播出后深受海内外观众的喜爱并荣获当年电视剧二个大奖:“金鹰奖”、“飞天奖”最佳儿童电视连续剧,党和国家领导人也为该剧题词祝贺。 二哥弥留之际,曾对我说:“我就要死了。” 我问:“死是什么意思。” 二哥说:“死就是你再也见不到我了。” 我问:“那要怎么样才能再见到你。” 二哥说:“如果你演成了孙悟空,你就能见到我了。” …… 这便是二哥对我的临终遗言。二哥去世的日子是1966年4月13日,而我的生日是4月12日。去世前一天,二哥还在为我过7岁的生日,第二天却与我永别了。当天国的大门为他打开的时候,年幼的我虽然还不明白死到底是怎么回事,但却清楚地知道,二哥是要去一个很远的地方,我将再也见不到他,再也听不到他给我讲的孙悟空和猪八戒的故事,再也不能和他一起去看电影,去街头看小人书,一起去那些令人神往的神秘地方,我们曾经约定好的地方…… 现在,随着年岁的增长,我对二哥逝去的哀痛已经转换成了深沉的怀念,但那最后的对白却始终在我耳畔回响,因为正是那一句话指引了我人生的方向,才有了我今天的成就。每当我感到沮丧的时候,总会想起我的二哥,想起那些病房中的日子,想起那些琐琐碎碎的细节,于是过去的一切都变得那样清晰,那样温柔,仿佛在缓缓流去的时光长河之中,一叶小舟重又将我送回到过去。我奋力划动,想要回到那个有我和他的童年和少年的日子,和他说几句话,说说我的现在。可是时光空空地流走,就像我手中的船浆,仿佛总是击打到空处。于是我仰起头,看到天国的他,有柔柔的光辉,洒在他的身上,有无穷无尽的红色花朵,铺在他的脚下,花朵浮了起来,纷纷扬扬,成为一场轻轻的细雨,在缤纷的烟雨中,他回顾,看着我,微笑。我总想问问他,天国里,是否有水乡,是否还有舞台,是否有那些好玩的故事,是否还觉得孤单。是啊,过去多少年了,他在我们眼里,在我们的记忆里,却总是孤单的十七岁。 有篇文章这么写我:“你是踩在前人和亲人的尸骨上才有现在的鲜花和辉煌。”这话虽然难听一点,但也不无道理。为了演好美猴王孙悟空,我们家族前仆后继。对于我来说,如果二哥不去世,主演电视剧《西游记》的肯定是他,而不是我。我也许会朝其他方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