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词条

梁山伯与朱丽叶

楼上的几位说得都不全面。

要说为什么是梁山伯与朱丽叶,就不得不追溯到2000年。

10年前,叶伟信导演出了一部电影作品,名字叫《朱丽叶与梁山伯》。

片子英文名叫做《Juliet in Love》。

下面先贴一点影片的信息。

导演: 叶伟信

编剧: 邹凯光 / 叶伟信

主演: 吴君如 / 吴镇宇 / 任达华 / 葛民辉 / 刘以达 / 汤盈盈 / 林雪

制片国家/地区: 香港

上映日期清州: 2000-03-02 

语言: 粤语

又名: Juliet in Love

电影取这个名字,有三个原因。

1。。。。。。。。。

女主角(吴君如饰演)在系里的名字叫做Judy,字幕显示朱丽叶,或者朱迪,这要依照你看的电影版本。

2。。。。。。。。。

整个电影属于温馨而伤感的爱情故事,男主角(吴镇宇饰演)和女主角(吴君如饰演)从头到尾,从最初的相识,到最后的悲剧收场,一切仿佛都是注定的。

梁山伯与朱丽叶,他们两者本不是一个故事里的人物。

如同片名,在电影里,吴镇宇与吴君如,一个是性格老实感情细腻的小混混,一个是相貌平凡得过乳腺癌的迎宾小姐。

他们没有任何交集,像梁山伯与朱丽叶,不属于同一个世界。

然而,《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两个故事却又有相同之处,都是讲述的凄美爱情故事,也都是双双殉情的结局。

所以,这也暗示了这部电影里的男女主角,总会有交集。

人生也是如此,也许某日你与他或者她产生了交集,还没来得及说再见,就匆匆离去,留下无限遗憾。。。

电影的结局就是这样,如同片名,他去了另一个世界,她在原地默默等候,他们在匆匆一瞬的交集过后又变成两条平行线。

片名取得很巧妙,将电影主题表达出来,也给观众留下想象空间,提高了观众的观影好奇度。

3。。。。。。。。。。。

梁山伯与祝英台也好,罗密欧与朱丽叶也好,毕竟都是带有童话色彩的故事,看到双双殉情的结局,大多人感到的是无限的凄美,甚至有些人会觉得殉情是最好的选择,显出两人的伟大。

这部电影要带给观众的不是童话故事,导演想描绘的是底层小人物的悲怆。

里面的台词设计得很有意思。

比如

“一样是儿子,为什么我什么都没有?书没有读完就辍学,弟弟就读到外国,放假全家还去巴黎,这些统统没有我的份。在路上出了车祸,为什么死都没有我答慧蔽的份。”

为什么死都没有我的份? 

这句台词让人心里满是悲伤。

男主角的家人全部去逝,留下他孤身一人,他说他自己一无所有,所以一切都无所谓,被人拿酒瓶砸破头无所谓,钱被兄弟骗了也无所谓。

女主角年纪大,患了病,离了婚,收入低微,可还是尽力照顾更年老体弱的外公,努力地存钱,外公碧滑却因为去给她换那一双不合脚的拖鞋而出了车祸,留下她孤身一人。

这样的他们遇见了彼此。

他们都想到过死。

却又带着点无奈带着些坚强挺了过来。

现实就是这样,好事坏事轮流来,生活不断继续,时光悄然逝去。

只要生命没有终止,总要认真地活下去。

梁山伯与朱丽叶,片名就注定不是双双殉情的凄美童话故事。

要死,也只能死一个。

从一开始就给你暗示,要看童话故事完美结局,请绕道,这片子里的小人物满足不了你梦幻的爱情,有的只是无可奈何的生活和无限遗憾的一声叹息。

这片名给你了一点小甜头,片尾却给你了一针催泪剂。

这样的取名方式,更让观众过目不忘。

上面就是电影《朱丽叶与梁山伯》的解读,也是这个词语最初的来源分析。

纯属个人意见,全手工书写~~~

下面来说说楼上几位提到的曹格和卓文萱的歌。

我比较赞同那位“国王最大”网友的说法,就是歌词的一种创新,这样写更有新意。

从押韵的角度来看,你可以试试把朱丽叶搭配罗密欧,把祝英台搭配梁山伯来唱,我感觉不是很押韵,唱起来有点绕口~~

最后,你可以去看看那部电影,真的不错,如果你没有找到,可以发消息给我,我传给你。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如果不介意,最佳答案给我吧~~~

梁山伯与朱丽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