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前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他从十七岁就参加教育工作,直至逝世,在长达35年的教育生涯中,他始终坚持执教一门课,始终坚持深入课堂听课,始终坚持教育理论的学习与钻研,始终坚持密切联系学校教育教学的具体实际开展教育研究和教育创新,提出了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影响极大。苏霍姆林斯基1918年9月28日诞生于乌克兰一个农民家庭。1926年进本村小学上学,1933年从七年制学校毕业后进入克列明楚克师范学院的师资培训班学习,翌年毕业。1935年,17岁的苏霍姆林斯基返回母校,成为一名农村小学教师。他一边努力工作,一边以猜亏函授的方式学完了波尔塔瓦师范学院(著名教育家马卡连科的母校)语言文学系的课程,于1938年从函授班毕业,获得中学教师资格。1939年9月至1941年7月,苏霍姆林斯基在离家不远的区中心镇的一所完全中学当语文教师兼教导主任。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苏霍姆林斯基奔赴前线,任连指导员。1942年在战斗中负重伤,伤愈后,两块弹片一直残留在他的胸部未取出。1942年6月复员时,他主动提出重返教育岗位。开始任中学校长,后来调往家乡任区教育局长,全力以赴投入战后学校的恢复工作。苏霍姆林斯基热爱教学第一线的火热生活,主动申请调回学校工作。1948年他被任命为农村中学帕夫雷什中学的校长。从此他一直工作在这一岗位上,直到1970年9月2日去世,历时23年。其间,苏联各地的许多师范学院都邀请他去工作,甚至波尔塔瓦师范学院院长、他的学位导师也亲临帕夫雷什,动员他去基辅工作,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他以自己的一生实践了自己献身农村教育的誓言。苏霍姆林斯基是教育现象细致敏锐的观察者,持之以恒的研究者。他身为校长,始终兼教一门语文课,几十年不断地研究这门课的教学问题。他曾试办六岁儿童预备班,接着又从一年级到十年级,连续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在十年内跟踪观察和研究了学生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期的各种表现。他先后为3700名左右的学生作了观察记录,他能指名道姓地说出25年中178名“最难教育的”学生曲折的成长过程。他深入观察,细心记录教学和教育工作中的现象,认真思考,不断提炼升华。他勤于学习,广泛阅读了文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著作。每天早晨五点至八点从事写作,白天则亲自上课、听课和当班主任,晚上整理笔记,思考一天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几十年如一日。他的教育研究,始终是建立在积累大量事实的坚实基础上的。苏霍姆林斯基既是校长,又是任课的普通教师;既教一门学科,又当班主任;既是实际教育工作者,又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专家。这就有助于他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出发,全面地考察教育现象,把学校工作中错综复杂的现象放到相互联系、相互渗歼做透的关系中进行综合的研究,坚持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本本”出发,始终密切联系学校教育的具体实际,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研究教育的新问题,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并作出新的理论概括,避免了实践中和理论上的片面性。因此,他的教育著作,既有着现实的生动形象性,又有着理论上的鲜明独创性,既有大量生动活泼的事例,又有深思熟虑的理论概括,被人誉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苏联教育界认为他的教育实践活动是一项长达三十年的“教育实验”,他氏兆衡所领导的那所普通的农村十年制学校——帕夫雷什中学是一所“教育学实验室”,他的著作是近几十年罕见的“先进教育经验的完整地总结”。他所领导的帕夫雷什中学被列为世界上著名的实验学校之一。苏霍姆林斯基的辉煌成就带给他很高声誉。1957年他39岁时被选为俄罗斯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59年荣获功勋教师称号。他还获得两枚列宁勋章、多枚乌申斯基奖章和马卡连柯奖章。不少国家的教育领导机构和有影响的专家及学术团体,纷纷邀请他出国讲学。1968年他再次当选为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同年6月被选为全苏教师代表大会代表并荣获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苏霍姆林斯基虽然只活了52岁,但给世界教育事业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他一生撰写了41部专著、600多篇论文、约1200篇文艺作品。他的作品被译成三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发行。他的重要著作大都已译成中文,受到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喜爱。他的主要著作有:《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和青年校长的谈话》、《帕夫雷什中学》、《我把心给了孩子们》、《公民的诞生》、《给儿子的信》、《培养集体的方法》、《学生的精神世界》、《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问题》等等。其中,《我把心给了孩子们》一书,获乌克兰共和国国家奖和乌克兰教育协会一等奖,连续重印二十多次,被译成几十种文字。他逝世后,苏联教育部和乌克兰教育部分别编选了五卷本和三卷本的《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文集》。苏霍姆林斯基总爱说的一句话是:“人生下来,并不是为了像无人问津的尘埃那样无影无踪地消失。人生下来是为了在自己身后留下痕迹——永久的痕迹。”这种充满激情的话语也正是苏霍姆林斯基本人的写照。他作为一位有独创精神的教育家被载入世界教育的史册。第一节 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概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苏霍姆林斯基认真考察了教育史上关于人的发展的种种思想,从古希腊“身心既美且善”的追求到文艺复兴时期乐观坚强、勇于怀疑的理念,从资产阶级努力铲除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鸿沟的探索到民主主义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为民造福的实践,特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全面发展的深刻阐述,正是在这样深广的历史背景上,他根据苏联社会的要求和自己的实践,创造性地将“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个性发展”融合在一起,提出了“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认为个人全面发展思想是“共产主义教育的中心思想”,是学校教育的理想和目标,这也是他的教育思想的核心。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就是把丰富的精神生活、纯洁的道德、健全的体格和谐结合在一起的新人,是高尚的思想信念和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融为一体的人,是把对社会的需求和为社会劳动和谐统一起来的人。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实施全面和谐发展教育,即把教育看作由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有机地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统一的整体。 一、全面和谐发展思想的主要内涵什么是全面和谐发展,苏霍姆林斯基对此作了许多的阐述。他说:“人的全面发展——就是造就个体的人的丰富性,把高尚的道德信念、道德品质、审美价值、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文明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且进一步指出:“真正的全面发展——指一个人贡献给社会的东西跟他从社会所取得和消费的东西之间的和谐。如果不去发展一个人对劳动的需要(这是最重要的需要),那么充分满足人的各种需要就是不可思议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也不意味着每个人只是受别人的教育,一个人对于理想的积极追求,是实现个人全面发展思想的社会方面和教育学方面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1]在这些论述中,他强调了全面发展就是造就个体的丰富性,享受社会财富与为社会劳动贡献的和谐统一,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和谐统一。在《关于和谐教育的一些想法》一文中,他又指出:“所谓和谐的教育,就是如何把人的活动的两种职能配合起来,使两者得到平衡:一种职能就是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另一种职能就是人的自我表现,自己的内在本质的表现,自己的世界观、观点、信念、意志力、性格在积极的劳动中和创造中,以及在集体成员的相互关系中的表现和显示。” [2]他认为现实中教育所存在的诸多弊端,其根源就在于人的表现的片面性、畸形的单方面性,在许多学校里,知识的评分成了人的表现的唯一领域,这不但与教育的本质相违背,而且也极为有害于青年的成长。因此,他谆谆告诫学生:“知识对你来说之所以必不可少,并不单单是为了你将来的职业,并不单单是为了你毕业以后考上大学,而首先是为了你能享受一个劳动者的丰富的精神生活;不管你是当教师还是当拖拉机手,但你必须是一个文明的人,是你的子女的明智的和精神上无比富有的教育者。” 二、德育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和谐全面发展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他在《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问题》一书中说:“培养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个性的过程就在于:教育者在关心人的每一个方面、每一特征的完善的同时,任何时候也不要忽略这样一种情况,即人的各个方面和特征的和谐,都是由某种主导的、首要的东西所决定的。……教育者在这种和谐里,应看到这样一些方面,诸如道德的、思想的、公民的、智力的、创造的、劳动的、审美的、情感的、身体等的完善。在这个和谐里起决定作用的、主导的成份是道德。” [7]他认为,道德是照亮全面发展的一切方面的光源,而同时它又是人个性的一个个别的、特殊的方面。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没有重要和不重要之分,以上各育都应当占有它应占有的地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他认为,只有当丰富的道德性这一条主导的红线始终贯穿着正在形成的个性对待周围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态度之中时,学校的精神生活才能成为现实的教育力量。(一)德育内容 在德育的内容上,苏霍姆林斯基突出强调了以下几点。1.注重公民精神教育。他认为公民精神是道德教育的基本环节。“在道德教育的实际工作中,我们的教育集体首先着眼于形成个人的思想核心——公民的观点、信念、情感、品德、行为及言行一致。” [8]帕夫雷什中学所进行的公民精神教育,主要包含了心中有他人、以德报怨、热爱劳动、善良仁爱、与坏人坏事作斗争等五方面的内容,对于每一方面都有着具体明确的规定要求。如第一条告诫学生:“你是生活在人群之中。不要忘记,你的每一个行为、每一个愿望都会影响到你周围的人。 2.注重培养道德情感。“情感,是道德信念、原则性和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 3.注重培养学生确立坚定的道德信念。“个人道德信念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结果,是说明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及其品性中思想和行为一致、言论和行动一致的主要标志。” [12]道德信念,这是个人的能动力量,它不只是指人知道些什么,而首先是指他怎样把这些知识变成自己的行动。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德育的成效与道德信念的坚定性成正比。而道德信念的坚实基础要在童年和少年早期奠定,在这个时期必须使孩子所看见的、所从事的一切都具有鲜明的道德含义,才能使他们分辨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非正义。学校的任务,就是竭力使信念尽早变为学生独立的精神力量。 4.促进学生社会定向的形成。道德信念是否深刻与巩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如何形成个人思想的社会定向。这种定向的形成,就是知识向信念变化过渡的转化过程。为了使学生加深对道德价值本质的认识和理解,夯实形成思想信念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与教师们一道专门为学生编选了《道德教育文选》,用革命领袖、文化名家、英雄人物的事迹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他们开展团队活动、阅读有关书籍、举办演讲辩论会等,让学生在增强对英雄人物了解、敬仰的同时,努力使每个人都能从优秀人物的行为中去找寻他所关心的有关个人生活道路问题的答案。5.培养男女青年相互关系的道德美感。注重爱情教育、家庭伦理道德教育也是苏霍姆林斯基德育的重要内容。他认为,今天的学生,就是明天的公民、父母,是树立于崇高道德基础之上的新家庭的建立者,他们的心灵应当充满人类所取得一切美好的东西。因此,他始终注意从学生今后生活幸福、精神丰富的高度来育学生,非常重视培养男女青年相互关系的道德美感,认为使青年培养纯洁、高尚的道德审美关系——” (二)德育实施在德育的实施方面,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德育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必须贯穿于学校教学教育工作各个方面。 (一)智育的本质在智育的本质问题上,传统教学论只强调知识,把智育的任务仅仅归结为系统知识的学习与基本技能、技巧的训练。苏霍姆林斯基冲破了这一传统观念,坚持教学与发展相统一,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发展学生的智力与能力,使学生变得更聪明,还应享有丰富的精神生活。他说:“智育意味着用社会的一切精神财富充实学生的头脑,这种充实乃是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与社会生活的和谐结合。”“教学过程中要实现智育的主要目的——发展智力。” [14]智育包括获取知识,形成科学世界观,发展认识和创造能力,养成脑力劳动的技能,培养对脑力劳动的兴趣和要求,以及对不断充实科学知识和运用科学知识于实践的兴趣和要求。“世界观的形成乃是智育的核心。” “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尚的道德和优美品质,即具有为人们贡献自己知识的愿望、勤劳以及对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美感。” [15]。因此,他坚决反对单纯智育的观点,他认为那种除了上课、教科书、家庭作业、分数之外什么都不去想的学生,他的命运是不值得羡慕的。(二)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在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上,他主张不要让知识与能力之间关系失调。针对苏联学校中死记硬背的传统教学方法,苏霍姆林斯基多次提出“要思考,不要死背”的观点。他说:“不应当把学习变成连续不断地积累知识和训练记忆,变成使人迟钝的、毫无用处的、对儿童的智力发展有害的死记硬背。”他在认真分析了许多学习困难学生的案例之后发现,儿童学习不好,常常不是因为他不努力,而是因为他不会观察、思考、阅读、分析,因此学校的首要任务就是“教会学生学习”。他认为,“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获取(1)会观察周围的世界;(2)会思考,即会类比、比较、对比,找出不懂的东西,提出疑问;(3)会表达自己对所看见、所观察、所做和所思考的东西的想法;(4)能流利地阅读,并理解所读的东西;(5)能流畅、迅速而正确地书写;(6)能划分阅读材料的各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并找出各部分相互之间的联系;(7)能找到同所要了解的问题相关的书籍;(8)能在书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有关材料;(9)能对阅读材料进行初步的逻辑分析;(10)能听教师的讲解,并做好简明扼要的纪录;(11)能阅读原文并同时听懂教师关于如何理解课文的讲解;12.会写作文,即能把自己在周围所看到、观察到的事物叙述出来。 [17] 同时,他还对于每种能力的过关达标时间、训练数量、熟练程度、检测方式等都了细致研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要求。 (三)如何看待智力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在如何看待学生智力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上,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这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过程中一个非常细致的、也可以说是非常微妙的问题。他强调,教育者的任务就在于,不要让某些受教育者感到这种不平等是一种不幸。。” (四)创造丰富深广的“智力背景”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是智力发展的广阔背景。课堂教学是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只依靠这课堂一途径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丰富多彩的智力生活作保证,为学生创造一个广阔的“智力背景”。为了丰富学生的智力生活,他采取了种种措施:1.重视课外阅读。他曾自我表白说:“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他认为,一种热爱书、尊重书、崇拜书的气氛,乃是学校和教育工作的实质所在。书是学校集体精神生活的丰富源泉,假如书籍没有成为学生获取精神财富的源泉,那么他的心灵中也不会产生其他的精神需求,他的精神世界必然是空虚的,毫无生气的。他认为课外阅读是“智力生活的指路灯”、“智力发展的必要条件”,“须教会少年阅读”始终是他的教育要求。购置图书始终是他所关心的学校大事,他本人藏书两万余册,学校教师也都以读书、藏书为乐,他鼓励学生“积累自己的小小的藏书量”,在他的学校里,中、高年级的每个学生都有相当可观的藏书。2.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主张每教一个新概念都要有相应的课外阅读与之配合,要求教师不断激发学生阅读科学著作和科普读物的兴趣,通过课外阅读来补充和“发展”教学大纲规定的基础知识。他经过多年的实践发现,许多学生学习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天到晚死啃教科书,“拼命使用他的记忆机器”。正因为“学生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都不阅读,那他就连教科书也读不好”。 [22]如果我们真的想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那就要让他们走到学校图书馆的书架跟前去,让书籍从沉睡的巨人变成青年时代的挚友! 他反复告诫人们,对于困难学生,“不要靠补课,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读,——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3]对各科教科书中的每个知识点,它们都配备了相应的课外读书供学生阅读。3.建立广泛的智力生活基地。他认为不应当把学生的智力生活局限于个人狭窄的小天地,而要建立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集体,使学生既能不断地丰富集体的智力生活,又能不断地享受集体的精神财富。为此,他在全校600多名学生中,建立了120多个课外智力活动小组。共分三类:一类是着重发展学科兴趣和能力的学科小组,一类是重在培养动手实践尝试能力的劳动创造小组,一类是丰富文体娱乐活动的艺术文化小组。每个学生常常参加两三个小组的活动。三类小组在学生的智力发展中起着各自不同的作用。 四、劳动教育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劳动教育,这一方面是缘于苏联当时严重的“升学与就业”矛盾,更重要的是缘于他对劳动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深刻认识。他明确指出:“一个人的和谐全面发展、富有教养、精神丰富、道德纯洁——所有这一切,只有当他不仅在智育、德育、美育和体育素养上,而且在劳动素养、劳动创造素养上达到较高阶段时,才能做到。” [24]而且他也坚决反对那种简单体力劳动,而总是把创造性、复杂性、研究性引入到具体的劳动活动之中,使学生在劳动中体验到智力的愉悦和创造的快乐。 (一)培养劳动的尊严感“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秘诀’之一,就在于从学校生活的最初几步开始,就要使儿童在认识周围世界的同时也认识劳动,把劳动看成是需要智慧的、非常复杂的事情,从而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逐步树立起年轻劳动者的人的尊严感。” [25]这个秘诀的意义就在于,要使一个人从童年开始的劳动生活成为他的精神生活的最重要的因素。 (二)认识劳动的创造性在如何看待今天的学习与将来劳动就业的联系上,他从劳动是一种创造的角度出发,认为劳动能给人以欢乐,充实人的精神生活,劳动的创造性会激发起人们对知识的无尽探求。特别是在农业劳动中,劳动的创造性因素能够更加鲜明地表现出个人的才能、天才和禀赋。 (三)突出劳动在精神生活中的独立地位他强调,普通中等学校里所学习的东西,只有很少一部分跟将来的生产劳动有直接的联系,而学校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思考和认识世界,培养成为善于思考和创造的人,不只是为了一块面包而操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树立这样的信念:“就是到了共产主义时代,还会有不轻松的、紧张的劳动,去种出粮食和建造住宅,生产服装、机器、电能和书籍。没有这种劳动,就不能设想社会的生活,就不会有每个家庭和每个人的幸福。同时,如果没有文化财富——知识、文学、艺术、音乐以及各种形式表现的美,那么生活就会变得黯淡、狭隘,从而失去真正的人的幸福。我们的任务就在于,要在每一个未来的物质生产的劳动者身上,培养出一种对知识、文化和美的永不止息的向往。” (四)劳动能够促进智力发展对劳动教育的关注,还源于他多年来全面研究了“动手与智慧”发展的相互关系——心灵与手巧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且他专门研究过“教会儿童用左右手都会工作”的问题,并得出结论:“如果所有的人单靠右手掌握的那些极精细的劳动动作能够同时也是左手的功劳,那么某些人的劳动技巧、劳动艺术和智力发展就能改善得更加迅速。” (五)劳动是培养责任感的有效方式劳动教育也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道德成熟性的有效方式。“儿童的道德的成熟性、‘成年性’,在决定性地程度上取决于对待劳动的态度,更准确地说,取决于劳动在精神生活中的地位。成熟性的程度取决于一个人为了什么而生活,他的生活中有哪些操心和思虑,他的存在有什么意义。” (六)劳动教育对个性形成的重要作用劳动教育对个性形成的重要作用与意义也极为鲜明。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认为,要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就要让他从事他喜爱的劳动,而且,他越深入到这种劳动中去,他的能力和天资就会得到更好的发展,他的生活也会更加幸福。” 帕夫雷什中学在他的领导下,创立和采取了许多生动有效、富有特色的劳动传统教育制度和措施。这些劳动措施对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成为发展智力和促进个性才能自由发展的基地,成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五、体育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苏霍姆林斯基强调,要关心年轻一代的健康,体育的首要任务是增进学生的健康。他经过20多年对健康状况与智力水平内在联系的研究,发现85%“差生”学习落后主要是健康不佳造成的,而健康状况又与精神状态密切相关。“儿童的精神生活——他的智力发展、思维、记忆、注意、想象、情感、意志,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体力的‘活跃程度’。” [30]如果学生在学校中体验不到学习的欢乐,死记硬背各门学的知识,背着沉重的精神包袱学习,必然会使学生身体发生病变。健康是保学生和谐发展的基础,帕夫雷什中学采取各种措施去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主要措施是:第一,建立一个合理的作息制度,保证学生在德、智、体、劳等方面都有时间从事适当的活动。 六、美育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把美育称作“情感教育”。美育通过各种特有的手段和途径,对学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它的任务是教会学生认识美,在此基础上培养美的情操、美的修养,塑造美的心灵。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音乐、文学作品、绘画等对美育起着巨大作用。他在强调培养审美修养的同时重视引导学生去创造美。因为对美的创造要以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为基础,是对美的感知的升华,而且与人的精神、文化修养密不可分。文化修养高的人,其审美修养也高,他的情感更细腻, 七、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 正确理解、认真学习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推进素质教育有着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第一、教育要以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根本。苏霍姆林斯基始终是把学生的人生幸福、精神丰富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他反复地告诫人们时刻不能忘记:“有一样东西是任何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任何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都没有做出规定的,这就是儿童的幸福和精神生活。” 第二、“全面”与“和谐”同等重要。苏霍姆林斯基把学生作为一个中心去研究,着重探寻如何使其全面、和谐地发展个性。而且“全面”与“和谐”这两个词应当是同等意义的。“全面”是指人的个性发展所需要的各个方面,而“和谐”是指各个方面的一种融合。 第三、提高教师素养是实现和谐教育的保证。“
相关文章
-
和谐的谐字怎么组词
2023-12-16 17:06 阅读(594) -
和谐号时速
2023-12-15 23:06 阅读(622) -
高铁 动车 和谐号是一个概念吗?
2023-12-13 16:02 阅读(624)
1 我安了反和谐登录器 怎么一选亡灵族的人物就退出来了 是不是还需要安什么
630 阅读
2 反和谐补丁..到底现在的有什么不一样?
629 阅读
3 成渝和谐号上有电视么
568 阅读
4 深圳至广州的和谐号需要多少时间可以到达?
572 阅读
5 夫妻和谐,女人破婚,是 什么意思
599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