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存燕
兰州西京医院精神科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专家擅长
失眠抑郁症 精神分裂症 智力低下焦虑症 精神障碍狂躁症 遗尿症头痛 植物神经紊乱 小儿多动症强迫症恐惧症 双向情感障碍自闭症 抽动症 头晕妄想症等
潘存燕,女,副主任医师,精神卫生专业,全国著名精神科专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共党员。
现任兰州西京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毕业于兰州医学院,从事精神科临床科研和诊疗工作二十七年余,致力于精神心理疾病的研究,曾先后在兰州大学第二人民医院及北京德胜门中医院进修学习,临床工作经验丰富,尤其擅长抑郁焦虑、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及神经症等精神疾病的治疗,对儿科的多动抽动症及注意缺陷等有独特的见解及治疗,曾在国家及省级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
精神分裂症,定义为一种慢性的、严重的精神障碍,患者很难区分出真实和想象,患者反应迟钝、行为退缩或过激,严重者难以进行正常社交。
多发作在青年或壮年时期,发作时,身体感觉、思维逻辑、情感体验和行为表现等方面产生障碍,但是既不昏迷,也不智障。
现阶段研究显示其可能为遗传、大脑结构、妊娠问题以及后天生活的家庭、周围环境因素共同激发,但具体发病机制并未完全明确,因而这种疾病难以治愈,不过,通过适当的治疗手段可以控制病情。
精神分裂症较初的症状信号很难去识别,症状可能发展得很慢,而且通常出现在青年、少年时期,早期征兆如社交退缩、反应缓慢,或睡眠模式改变等,可能被误认为是青少年的一般问题。
随后进入明显症状时期,在这期间,患者的精神症状特别严重。
在症状发作后期,有些人得以缓解再不复发,有些人在经历缓解期后,会反复发作。
药物治疗往往是有效治疗的基础,也是精神分裂症治疗的基石。
较常见的处方药有抗精神病药,它们通过影响多巴胺来控制症状。
药物治疗的目标是以尽可能低的剂量,来有效地管理症状。
心理社会支持治疗,对帮助患者适应工作、提高社交应对、与他人正常沟通有所助力,对减轻症状和健康生活至关重要。
临床上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既要注重药物选择,也要权衡非药物治疗效果。
精神分裂症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
尽早治疗
患者在被确诊为精神分裂症,应遵循尽早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单药治疗
给予单药治疗,并遵循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至有效治疗剂量。同时药物调整速度取决于患者症状改善程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在维持治疗期间,剂量可适当进行调整,但必须保证足够的疗程;
原药治疗
急性加重期患者包括复发和病情恶化患者,应依照以前药物治疗继续原药治疗。如果治疗无效,可酌情加量或更换药物;
个体化治疗
定期对药物疗效进行评估,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此外,药物不良反应是患者自行停药的主要原因,且存在诱发或加重患者病情的风险,会影响患者的预后效果。
因此,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应遵循早期、有效和维持的治疗原则,以改善患者临床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