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痛风病
痛风(Gout)是由于血尿酸增高导致组织损伤的一组异质性疾病。血尿酸升高主要与长期嘌呤代谢障碍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有关。
痛风的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在关节滑液的白细胞内可找到尿酸钠结晶、痛风石形成和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严重者可发生关节畸形和活动障碍,也可发生肾尿酸结石和痛风性肾实质病变。
痛风发作时非常疼痛,是关节炎中疼痛最严重的一种,有时甚至连走路都有困难,但在疾病早期即使不治疗也会在数天内自然痊愈,来去如风,因此人们称之为痛风。
如何才能有效的缓解痛风病病症呢?应该要从治疗和预防两个方面着手。
首先,在治疗方面,传统治疗痛风的药品,使患者吃药有效,停药无效,开始有效,最后无效的尴尬局面,从而导致很多的痛风病患者以消极的态度面对疾病。总的来说,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还是没有选对正确的产品所致。
目前,在这方面业内做得最突出的是宇泽原离子降酸茶。普通药物只顾降尿酸,时间长了肾脏开始病变,造成诸多并发症。宇泽原离子降酸茶所含的活性成份具有表面活性剂样作用,能清洗肾脏中尿酸盐积“垢”,增加肾脏滤出尿酸的能力,使肾脏处于洁净、年轻状态。
痛风的西药治疗:痛风属进行性、加重性疾病,每发作一次,病情就会加重一次。
痛风发病根源是血尿酸偏高,所以消炎排酸类的痛风药物仅能解决一时的问题。
西药只能通过强烈的滤过作用和简单的消炎作用野蛮排酸、粗暴镇痛,无法从源头上阻断尿酸生成,修复受损的关节。
部分药物为求快速见效,不惜添加大量激素抑制嘌呤代谢,严重透支人体机能,最终导致依赖和抗药。这实际上是透支功能来掩盖患者患部症状。若长期服用,痛风发作只会越来越频,越来越重,甚至产生肾衰,危及生命。
2痛风性关节炎能治好吗
治疗痛风时的注意事项
1.经常活动关节,没事多活动手指和脚趾,膝盖和肘部,做做伸展运动,这会赶走尿酸结晶在关节处的沉着。
2.痛风患者在晚上临睡前可用手足泡浴剂泡泡脚,至少30分钟,可减轻疼痛,并让尿酸结晶重新溶解排出体外。
3.若实在疼痛难忍的话,必须用非甾体镇痛药,如可用双氯芬酸钠,不可能激素和水杨酸止痛,不然加重病情。
4.因痛风患者可出现关节剧烈疼痛、肿胀,建议可在皮肤上用冰袋冷敷,有助于减轻疼痛。
5.治疗痛风尤其要注意尿酸的稳定。
另外,因本病一般会一次比一次发作严重,对肾脏的打击更大,特别要保护肾脏。
3治疗痛风的简单方法
控制每天总热能的摄入,少吃碳水化合物。
此外,还要少吃蔗糖、蜂蜜,因为它们含果糖很高,会加速尿酸生成。
蔬菜中的嫩扁豆、青蚕豆、鲜豌豆含嘌呤量高,也要限制食用。
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多选用牛奶、奶酪、脱脂奶粉和蛋类,它们所含嘌呤少
多吃碱性食品,如蔬菜、马铃薯、水果等,可以降低血和尿液的酸度。
西瓜和冬瓜不但是碱性食品,而且具有利尿作用,对痛风患者更有利。
避免饮酒。酒精具有抑制尿酸排泄的作用,长期少量饮酒还可刺激嘌呤合成增加,尤其是喝酒时再吃肉禽类食品,会使嘌呤的摄入量加倍。
辣椒、咖喱、胡椒、花椒、芥末、生姜等调料均能兴奋植物神经,诱使痛风发作,应尽量少吃。
4痛风脚痛可以用热水或温水泡脚么
痛风是一种因嘌呤代谢障碍,使尿酸累积而引起的疾病,属于关节炎的一种,又称代谢性关节炎。
痛风病发作时是可以引起关节红肿、疼痛的,不进行治疗夜间是可以加重的;热水、温水泡脚都会加重病情的,冰敷还有点效果。
患者病情发作时可以通过服用药物改善病情的,如双氯芬酸钠片、别嘌醇片、小苏打片等,疼痛严重的可以配合秋水仙碱片服用的,都是比较快缓解病情的。
5痛风并发症有哪些
糖尿病与痛风两者都是因为体内代谢异常所引起的疾病,很容易并发于患者身上,而尿酸值与血糖值之间大有相关,通常尿酸值高者,血糖值也会比较高。痛风患者大多是较为肥胖体型,体内蓄积过多的脂肪容易使动脉硬化而引起高血压;且由于痛风患者日常饮食上偏向摄取高脂、高热量食物,因此体内的中性脂肪含量都相当高,胆固醇值通常也都超过正常标准,是高脂血症的好发族群之一。
痛风患者的心脏血管容易发生动脉硬化的情形,导致血液无法充分送达心脏,血液循环机能不良,引起狭心症或心肌梗塞的机率就特别高,尤其是原本就患有高脂血症的痛风患者更是容易发生心脏疾病。同样是导致于动脉硬化的问题,差别是在脑部发生。其症状包括头痛、头昏眼花、手脚发麻或麻痹等,严重的话,病人有失去意识之虞,甚至死亡,病患就诊时除了血管摄影外,还需做脑部的CT、MRI检查。
6防治痛风走出十大误区
误区一:尿酸高就一定得痛风
很多人在体检时查出血尿酸含量偏高,也就是高尿酸血症,就觉得自己一定得了痛风。其实并非如此,只有血液中的尿酸含量偏高导致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的滑膜上,引起关节滑膜发炎时才导致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生。
一般来讲,高尿酸血症的人中约有10%会发生痛风。
此外也有个别痛风患者验尿酸的结果并不高。高尿酸血症只要注意饮食或找出原因予以矫正,尿酸值可能会恢复正常,通常不需要药物治疗。
误区二:限制高嘌呤就防痛风
有数据表明,50%以上的痛风患者体重超标,约3/4合并有高血压或高血脂。
所以,单纯控制饮食是不够的,减轻体重、治疗并发疾病、避免使用利尿剂等尤为重要。
另外,很多患者注意了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海鲜、动物内脏等,但忽视了对甜食摄入量的控制,使体重失控,痛风发作在所难免。
误区三:只有中年男性得痛风
确实,现在95%的痛风患者是男性,且高发年龄段为30岁以上。
但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了,饮食中嘌呤含量也越来越高,很多年轻人不注意饮食,也患上了痛风。
我们在临床上已经发现多例20多岁的男性痛风患者。
女性由于雌性激素能够促进尿酸排泄,患上痛风的几率比男性要低很多。
但更年期后,女性雌性激素水平降低,因此对于痛风也不能麻痹大意。
误区四:迅速把尿酸降至正常
治疗痛风时,患者常会急切想要把升高的血尿酸迅速降至正常范围。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尿酸水平的骤然降低有时反而会加剧痛风的发作。
这是因为血尿酸突然降低会导致已经沉积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不溶性尿酸盐结晶脱落下来,引发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这种情况也叫做转移性关节炎。
因此在治疗初期一般使用小剂量的降尿酸药物,逐渐增加到足量。
误区五:发作期使用抗生素
有些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的患者,看到患处红肿热痛明显,误认为是细菌感染所致,使用抗生素治疗痛风;实际上,抗生素对尿酸的代谢是不起作用的。症状的缓解很可能是由于痛风的初期症状自动痊愈造成的。
一般来讲,对于痛风急性发作的治疗主要是用一些非抗生素类的抗炎镇痛的药物,缓解病人的剧烈疼痛以及消除由尿酸结晶引起的关节非感染性炎症;再服用一些控制尿酸代谢的药物,帮助体内的尿酸代谢恢复平衡。
误区六:饥饿也能抗痛风
大多数患者认为,既然痛风通常是由于摄入含高嘌呤的食物所诱发的,那么,少吃东西,通过饥饿疗法就能降低血中尿酸水平。
其实人在饥饿状态下,有机酸(如β-羟丁酸、自由脂肪酸、乳酸等)的产生增多,这些有机酸对肾小管分泌尿酸起竞争抑制作用而使尿酸排泄减少,容易出现高尿酸血症。
所以饥饿不仅不能降低尿酸,反而使尿酸水平升高。
误区七:排酸肉不升高尿酸
尿酸的来源包括内源性和外源性两个来源,前者通过体内氨基酸、磷酸核糖及其他小分子化合物合成尿酸和核酸分解代谢产生尿酸。约占体内总尿酸的80%。
后者是从食物中核苷酸分解而来。约占体内总尿酸的20%。由于排酸肉只是肉中的乳酸含量减少,并未影响肉中的蛋白质及核酸,所以食用排酸肉同样可以引起体内尿酸水平的升高。
误区八:痛风发作尿酸一定高
约30%的痛风病人血尿酸值是在正常范围之内的。
痛风发作时即使尿酸在正常范围,也要按痛风发作处理。
做出正确的判断需要一定的临床经验。同样,血中尿酸过高的人,有关节疼痛也不一定就是痛风。
误区九:没症状时不用治疗
患痛风的人较血尿酸正常者易产生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
有材料显示,痛风患者合并高血压者约为58.8%、合并糖尿病及糖耐量减低为22.1%、合并高脂血症者为75.5%、合并冠心病者为15.6%、脑梗逝世者为2.1%。
所以痛风需要长时间规范用药,否则很容易发展致关节畸形和肾功能不全。
误区十:痛风患者不能吃肉
很多痛风患者都以为,只要掌握饮食,不吃肉,多吃青菜,痛风就不发作。
实际上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只会给身体留下更大的隐患,更会加重痛风的病情。
蛋白质和脂肪是人体主要组成物质,如心脏、胃肠等消化道平滑肌,参与代谢的各种酶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
人体每天都要补充含蛋白质的食品,以弥补损耗流失的蛋白质。
其中,动物蛋白的质量要远高于植物蛋白,更利于人体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