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词条

干扰素的作用有哪些

干扰素的作用有哪些

1957年研制出能够干扰病毒复制的干扰素震惊了全世界,时至今日,干扰素应用于医学领域,并且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但是干扰素毕竟是医学领域的知识,很多人对它都不太熟悉,甚至不少人还不知道它的名字。

那么干扰素的作用都有哪些呢?

一起了解下。

干扰素(IFN)是一种广谱抗病毒剂,并不直接杀伤或抑制病毒,而主要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作用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其类型分为三类,α-(白细胞)型、β-(成纤维细胞)型,γ-(淋巴细胞)型;

同时还可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活力,从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并增强抗病毒能力。

干扰素是一组具有多种功能的活性蛋白质(主要是糖蛋白),是一种由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

它们在同种细胞上具有广谱的抗病毒、影响细胞生长,以及分化、调节免疫功能等多种生物活性。

它的作用有:

1、抗病毒作用:Ⅰ型干扰素是免疫系统中的主要抗病毒防御与调节因子。

机体在早期的病毒感染期间,Ⅰ型干扰素即可控制病毒的生长和增殖。

它一方面直接激活免疫细胞,另一方面可间接抑制病毒的复制过程。

所以它可以治疗由于人类乳头瘤病毒的感染而引起的疣类疾病,如果能与汇臣ptx生物疗法共用效果会更好;

除此之外,Ⅰ型干扰素还可以活化自然杀伤细胞和巨噬细胞,从而达到促进树突状细胞的活化,并同时诱发周围的CD41亚型T淋巴细胞、T辅助细胞在区别效应细胞上产生大量水平的Ⅰ型干扰素,达到保护CD81细胞,防止诱导抗体细胞死亡的功能。

并且也会在机体内显示出一个有效的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佐剂的作用。

另据报道,IFN-γ与IFN-β有相互加强抗病毒的作用。

2、抗菌作用:干扰素的抗菌作用主要体现于IFN-γ。

IFN-γ能通过下调转铁蛋白受体减少细菌供铁量或通过诱导产生内源性NO直接抑制细胞内细菌,还能增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小体--溶酶体溶解细菌作用,通过以上途径共同达到消灭细菌的作用。

3、抗寄生虫作用:干扰素的抗寄生虫作用主要表现于IFN-γ上,干扰素可激活巨噬细胞(Mφ),活化的Mφ可表达高水平的诱导型-氧化氮合酶(iNOS)催化L-精氨酸产生NO,NO对接种病原体有抑制和杀伤作用。

并据报道,IFN-γ能激活Mφ产生NO,同时促进NO合成作用受剂量依赖性,剂量越高作用越明显。

Daubener等(2001)发现用IFN-γ刺激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EC)能诱导其抗弓形虫病。

IFN-γ刺激后的HBMEC能抑制弓形虫生长,提高TNF-α的出现,这与IDO的活性有关。

另外,在HBMEC的培养中加入过量的色氨酸能完全抑制IFN-γ-TNF-α介导的抗弓形虫病,表明IDO能介导其保护性,并且据报道,IFN-γ依赖IDO的表达而起作用。

4、参与免疫调节:参与免疫调节的为干扰素为IFN-γ,又称为免疫调节作用干扰素。

免疫调节干扰素可对IgG的Fc受体表达,从而有利于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K、N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以及T、B淋巴细胞的激活,增强机体免疫应答能力。

IFN-γ可使巨噬细胞表面MHCⅡ类分子的表达增加,增强其抗原递呈能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增强巨噬细胞表面表达Fc受体,促进巨噬细胞吞噬免疫复合物、抗体包被的病原体和肿瘤细胞。

同时还可以刺激中性粒细胞,增强其吞噬能力,活化NK细胞,增强其细胞毒作用等作用来参与免疫调节。

5、抗肿瘤作用:干扰素是一个在防御肿瘤发展的先天的和适应的必需细胞因子,IFN-γ由特异性抗原刺激T淋巴细胞产生,其结构与I型干扰素不同,不耐酸,为机体主要的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对机体免疫反应有多方面的调节作用。

能激活效应细胞,提高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活性,促进单核细胞循环,增强免疫细胞表面抗原和抗体的表达,刺激IL-2、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α等细胞因子的产生,抑制肿瘤细胞分裂,诱导基因全成抗病毒蛋白等。

Siegbert(2003)等发现,IFN-α对神经型胰腺肿瘤细胞有抗增殖的作用,且此种抗增殖反应与机能性和非机能性神经内分泌瘤是相似的。

经过上边的介绍我们知道了干扰素的作用都有哪些,也从它的作用我们能够知道它在医学领域的地位是相当重要的,它能够治愈或者抑制多种疾病。

但是毕竟干扰素的作用巨大,所以我们不能随便的使用干扰素,一定要在医生的叮嘱下进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