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词条

小儿夜啼怎么办

小儿夜啼怎么办

婴儿幼儿在晚上经常会夜啼,但并不能找到引起孩子哭闹的问题,需要折腾很长时间才能入睡,其实宝宝大部分的夜啼都是因为饥饿,或者是尿裤子,所以需要从这些方面入手来观察自己宝宝的变化,而病理学原因造成的夜啼就更应该带他们去医院做详细的检查,才能知道原因。

婴儿夜啼怎么办?

辨证要点

辨证主要是区别轻重缓急,寒热虚实。

婴儿在夜间哭闹,白天能正常入睡,首先是因为喂养不当造成的,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应仔细观察,找出原因,证实夜啼无直接病因者,方可按脾寒心热、惊恐辨治。根据哭声的强弱、持续时间、兼症的属性,判断虚实寒热的依据。

处理原则

由于脾寒气滞的人,治以温脾行气;

因心经积热者,治以清心导赤;因惊恐伤神者,治以镇惊安神。

分证

寒性气滞

证:啼哭时哭声低弱,哭时止,睡喜蜷曲,腹喜摩按。

手脚不温,吮乳无力,胃纳不佳,大便稀薄,小便清,面色青白,唇色红,舌苔薄白,手印多淡红色。

分析:夜是阴盛阳衰,脾寒愈重,寒邪凝滞,腹中作痛,夜啼不安。

「夜啼」说:「夜晚是阴的,阴气的是脾的寒,脾的则是热的,喜的是寒的,热的是冷的,痛的是冷,冷的是凉的,痛是冷的。

」脾虚寒者,运化失司.故吮乳无力,胃纳不足,大便稀薄。虚寒内盛,故睡喜蜷曲,腹喜摩按。由于脾寒,小便清,唇色淡红,舌苔薄白,指纹为淡红色。

治疗方法:温脾散寒,行气止痛。

药方:乌药、高良姜、炮姜温中散寒、砂仁、陈皮、木香、香附行气止痛、白芍、甘草缓急止痛、桔梗载药上行、调畅气机。

便血加党参、白术、茯苓、蝉蜕、钩藤祛风镇惊,哭声微弱,胎禀怯弱。

心经热积

证:啼哭时哭声较响,见灯尤甚,哭时面赤唇红,烦躁不宁,身腹俱暖,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尖红,苔薄黄,手印多紫。

解析:心主火,热伏于内,干扰神明,故人夜心烦作啼。(护婴撮要·夜啼)云:“心属火,见灯则烦热内生,两阳相搏,故仰身而起。”

《幼科养生》中说:“心属火,烦热,两阳相搏,故作腹中之气。”苔黄色、指纹紫均为热象。小便短赤,舌尖红,是心经发热的主要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