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帝国的战象战象,在古代战争史上曾出现过的一种特种部队,它在战争中发挥着现代部队中坦克的作用。经过训练的战象,作战时冲锋陷阵,勇猛无敌,能破城门、毁营垒、折武器、踏敌军、陷敌阵,常给敌方造成极大的杀
来历
自古各国的兵家就十分注重利用本地的特有动物——象,来冲锋陷阵!这样做也常常收到出人意料的战绩。藉此在某些特殊环境下产生了以"象"为基础的兵种,即为"象兵"或"战象"。"战象"是古代一些地区的重要作战武器。在战场上主要用于冲散敌军的阵列以及踩踏敌军。一般为七人战斗,形成一个小型战队。战象都是公象,因为公象速度更快而且更好斗。战象也许算是战场上应用最早的恐怖武器了。
作用
它们主要的作用是在冲锋时踩踏并冲破敌军阵线。冲向敌军的战象不仅能在敌军中制造惊恐和慌乱情绪,而且还可利用马不习惯大象散发的气味这一特点,令敌军战马受惊失蹄。与骑兵的战马不同,战象的皮很厚,不会轻易受伤,即使步兵的长矛阵也很难挡住它。
编辑本段历史
起源
大约四千年前,印度河文明开始驯象。但是象并未完全家养化,人们必须在野外捕捉象来使用。首先被驯化的品种是亚洲象,主要用于农业。人类首次驱使象上战场是在公元前1100年左右的古印度。当时吠陀时代的印度有几首圣歌对此加以记载。大约同时的中国商朝人也最先将象编入军队。商朝人驯化的是栖息于黄河流域的象。 非洲、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和东南亚泰国、缅甸等国家都盛产大象,被称为象的故乡。我国的云南等热带丛林地区也是大象繁衍栖息的胜地。 象的躯体魁伟庞大,是世上现存最大的陆地动物。但象并不笨拙。它生性聪明,通人性。象虽行动缓慢,然而跋山涉水如履平地,陡峭山路视若坦途。所以,盛产大象的亚非地区自古就有利用象做运输工具、当邮差的传统。它那让人望而生畏的体态巨力更是兵家青睐的战斗力。
发展
波斯帝国在数场战役中使用从印度获取的战象。公元前331年10月1日波斯帝国与亚历山大大帝的高加米拉会战,很可能是欧洲人首次面对战象。布置在波斯军队阵列中央的十五头战象给马其顿军带来极大的震撼。以致亚历山大在会战前夜感到有必要为此向恐惧之神献祭。高加米拉会战是亚历山大的辉煌胜利。但是他对敌军的战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征服波斯后,亚历山大认可了战象的使用,并将一队战象编入自己的军队。五年后,攻入印度的亚历山大在与皮鲁斯的海达斯佩斯河会战中,已经知道如何对付战象了。当时统治(如今的)旁遮普和巴基斯坦国的皮鲁斯在此会战中投入了八十五头战象,形成对亚历山大的巨大威胁。但是最终亚历山大战胜。正当此时,在当代孟加拉国和印度东北部的摩揭陀国拥有六千余头战象。不久之后,「旃陀罗笈多·孔雀」拥有九千多头战象。这两个巨大的数字是波斯人和希腊人使用的战象数量望尘莫及的。 战象的使用开始传播。亚历山大的继业者们在战争中投入了数百头来自印度的战象。托勒密王朝的埃及人和迦太基人开始为了战争驯化非洲象。努米底亚人和库什人也开始驯象。他们驯化的是非洲的森林象。可以肯定地说,北非残余的象因为人类的过度捕捉而最终灭亡。森林象这个品种比塞琉古王朝使用的亚洲象体型小。它们经常由于恐惧而无法被驱入战斗。非洲的草原象的体型比森林象和亚洲象大。事实证明,驯化草原象用于战争非常艰难,对其的使用也不广泛。公元前217年,托勒密埃及和塞琉古王朝之间的拉菲亚会战,埃及军队的森林象体型小于对手的亚洲象。但是塞琉古王朝的安条克三世(大帝)并未因此而胜利。 斯里兰卡的历史文献记载,战场上率领军队的国王们的坐骑是象。在两王公元前200年的历史上著名的遭遇战中,名为「Kandula」的象是「Dutugamunu」王的坐骑,名为「Maha Pabbata」的象是「Elahara」王的坐骑。古罗马历史学家「普林尼」提到,「Megastenes」记载了「Onesicritus」的一个说法。说是斯里兰卡象相对于其他品种的象体型更大性情更凶猛更适合在战场使用。这个原因加上斯里兰卡象生活的地域靠近海港使贩卖斯里兰卡象成为有利可图的贸易活动。甚至在和平时期,象踩踏的死刑使用于叛国者和其他违反国法侵犯王权的罪犯。 古代的战象参加演出
亚历山大去世之后的数百年,欧洲战场上的各支军队使用战象对抗罗马。从公元前280年皮洛士的「Heraclea」会战,到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战象震慑着罗马军团。同亚历山大一样,罗马人找到了对付战象的战术。公元前202年的扎马会战,汉尼拔麾下的战象队的冲锋没有效果。因为罗马军的阵列给敌方战象冲锋留出了通道。一百多年后,公元前46年的塔普苏斯会战中,恺撒以战斧装备第五军团,指挥军团兵集中攻击战象的腿。该军团抵挡住了战象的冲锋。之后战象成为第五军团的标志。塔普苏斯会战是西方战场上使用战象的最后一次比较重要的事例。据说猪是对付战象的有效武器。老普林尼记载:“战象对最小的猪的尖叫都会感到恐惧。”据说一次麦加拉城的成功解围。麦加拉人将滚油倒在一群猪身上,使得猪身上着了火,并把他们驱往敌人的战象队。面对身上有火苗的惨叫的猪群,战象在恐惧中四散奔逃。 帕提亚帝国在与罗马人的战争中偶而使用战象。不过继起的萨珊波斯帝国军队中战象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萨珊波斯在与其西方敌人的战争中多次使用战象。以此著名的「Vartanantz」会战,波斯战象导致亚美尼亚军的畏惧,进而粉碎了亚美尼亚的叛乱。另一个事例是「al-Qādisiyyah」会战,波斯军使用了为数众多的战象。 中世纪的欧洲,人们很少使用战象。查理曼大帝在804年征讨丹麦人的战争中,带上了他的战象「Abul-Abbas」。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的十字军在圣域俘获了一头象,并在1214年攻占「Cremona」的战斗中使用了它。 印度的一个伊斯兰教君主使用战象几乎终结了帖木儿的征战生涯。在1398年的一次战役中,帖木儿的军队面对敌军一百头以上的战象几乎因为恐慌而溃败。历史学家评论,这场战役帖木儿胜在了一个天才的计谋:交战前他命令在骆驼背上堆燃烧的麦秆,燃烧产生的烟尘驱使骆驼向前狂奔,使得战象受惊而向后溃散,并导致敌军撤退的企图失败。对本战役的另一种评价来自「Ahmed ibn Arabshah」,他说帖木儿使用大量的骑兵迟滞了战象队的冲锋。此战之后,帖木儿军使用战象对付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据记载国王「Rajasinghe the First」于1558年围攻位于科伦坡(当代斯里兰卡首都)的葡萄牙堡垒时,他麾下有一支由两千余头战象组成的方阵。国王「Rajasinghe」的王家马厩总管被称为「Gaja Nayake Nilame」。马厩总管的一名同僚是「Kuruve Lekham」。他负责统领驭象人即所谓的「Kuruwe」。驭象人的职责就是训练战象。
,在古代战争史上曾出现过的一种特种部队,它在古代战争中发挥着现代部队中坦克的作用。经过训练的战象,作战时冲锋陷阵,勇猛无敌,能破城门、毁营垒、拆武器、踏敌军、陷敌阵,常给敌方造成极大的杀伤。
大约四千年前,印度河文明开始驯象。但是象并未完全家养化,人们必须在野外捕捉象来使用。首先被驯化的品种是亚洲象,主要用于农业。人类首次驱使象上战场是在公元前1100年左右的古印度。当时吠陀时代的印度有几首圣歌对此加以记载。大约同时的中国商朝人也最先将象编入军队。商朝人驯化的是栖息于黄河流域的象。 非洲、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和东南亚泰国、缅甸等国家都盛产大象,被称为象的故乡。我国的云南等热带丛林地区也是大象繁衍栖息的胜地。 象的躯体魁伟庞大,是世上现存最大的陆地动物。但象并不笨拙。它生性聪明,通人性。象虽行动缓慢,然而跋山涉水如履平地,陡峭山路视若坦途。所以,盛产大象的亚非地区自古就有利用象做运输工具、当邮差的传统。它那让人望而生畏的体态巨力更是兵家青睐的战斗力。
发展
波斯帝国在数场战役中使用从印度获取的战象。公元前331年10月1日波斯帝国与亚历山大大帝的高加米拉会战,很可能是欧洲人首次面对战象。布置在波斯军队阵列中央的十五头战象给马其顿军带来极大的震撼。以致亚历山大在会战前夜感到有必要为此向恐惧之神献祭。高加米拉会战是亚历山大的辉煌胜利。但是他对敌军的战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征服波斯后,亚历山大认可了战象的使用,并将一队战象编入自己的军队。五年后,攻入印度的亚历山大在与皮鲁斯的海达斯佩斯河会战中,已经知道如何对付战象了。当时统治(如今的)旁遮普和巴基斯坦国的皮鲁斯在此会战中投入了八十五头战象,形成对亚历山大的巨大威胁。但是最终亚历山大战胜。正当此时,在当代孟加拉国和印度东北部的摩揭陀国拥有六千余头战象。不久之后,「旃陀罗笈多·孔雀」拥有九千多头战象。这两个巨大的数字是波斯人和希腊人使用的战象数量望尘莫及的。 战象的使用开始传播。亚历山大的继业者们在战争中投入了数百头来自印度的战象。托勒密王朝的埃及人和迦太基人开始为了战争驯化非洲象。努米底亚人和库什人也开始驯象。他们驯化的是非洲的森林象。可以肯定地说,北非残余的象因为人类的过度捕捉而最终灭亡。森林象这个品种比塞琉古王朝使用的亚洲象体型小。它们经常由于恐惧而无法被驱入战斗。非洲的草原象的体型比森林象和亚洲象大。事实证明,驯化草原象用于战争非常艰难,对其的使用也不广泛。公元前217年,托勒密埃及和塞琉古王朝之间的拉菲亚会战,埃及军队的森林象体型小于对手的亚洲象。但是塞琉古王朝的安条克三世(大帝)并未因此而胜利。 斯里兰卡的历史文献记载,战场上率领军队的国王们的坐骑是象。在两王公元前200年的历史上著名的遭遇战中,名为「Kandula」的象是「Dutugamunu」王的坐骑,名为「Maha Pabbata」的象是「Elahara」王的坐骑。古罗马历史学家「普林尼」提到,「Megastenes」记载了「Onesicritus」的一个说法。说是斯里兰卡象相对于其他品种的象体型更大性情更凶猛更适合在战场使用。这个原因加上斯里兰卡象生活的地域靠近海港使贩卖斯里兰卡象成为有利可图的贸易活动。甚至在和平时期,象踩踏的死刑使用于叛国者和其他违反国法侵犯王权的罪犯。 古代的战象参加演出
亚历山大去世之后的数百年,欧洲战场上的各支军队使用战象对抗罗马。从公元前280年皮洛士的「Heraclea」会战,到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战象震慑着罗马军团。同亚历山大一样,罗马人找到了对付战象的战术。公元前202年的扎马会战,汉尼拔麾下的战象队的冲锋没有效果。因为罗马军的阵列给敌方战象冲锋留出了通道。一百多年后,公元前46年的塔普苏斯会战中,恺撒以战斧装备第五军团,指挥军团兵集中攻击战象的腿。该军团抵挡住了战象的冲锋。之后战象成为第五军团的标志。塔普苏斯会战是西方战场上使用战象的最后一次比较重要的事例。据说猪是对付战象的有效武器。老普林尼记载:“战象对最小的猪的尖叫都会感到恐惧。”据说一次麦加拉城的成功解围。麦加拉人将滚油倒在一群猪身上,使得猪身上着了火,并把他们驱往敌人的战象队。面对身上有火苗的惨叫的猪群,战象在恐惧中四散奔逃。 帕提亚帝国在与罗马人的战争中偶而使用战象。不过继起的萨珊波斯帝国军队中战象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萨珊波斯在与其西方敌人的战争中多次使用战象。以此著名的「Vartanantz」会战,波斯战象导致亚美尼亚军的畏惧,进而粉碎了亚美尼亚的叛乱。另一个事例是「al-Qādisiyyah」会战,波斯军使用了为数众多的战象。 中世纪的欧洲,人们很少使用战象。查理曼大帝在804年征讨丹麦人的战争中,带上了他的战象「Abul-Abbas」。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的十字军在圣域俘获了一头象,并在1214年攻占「Cremona」的战斗中使用了它。 印度的一个伊斯兰教君主使用战象几乎终结了帖木儿的征战生涯。在1398年的一次战役中,帖木儿的军队面对敌军一百头以上的战象几乎因为恐慌而溃败。历史学家评论,这场战役帖木儿胜在了一个天才的计谋:交战前他命令在骆驼背上堆燃烧的麦秆,燃烧产生的烟尘驱使骆驼向前狂奔,使得战象受惊而向后溃散,并导致敌军撤退的企图失败。对本战役的另一种评价来自「Ahmed ibn Arabshah」,他说帖木儿使用大量的骑兵迟滞了战象队的冲锋。此战之后,帖木儿军使用战象对付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据记载国王「Rajasinghe the First」于1558年围攻位于科伦坡(当代斯里兰卡首都)的葡萄牙堡垒时,他麾下有一支由两千余头战象组成的方阵。国王「Rajasinghe」的王家马厩总管被称为「Gaja Nayake Nilame」。马厩总管的一名同僚是「Kuruve Lekham」。他负责统领驭象人即所谓的「Kuruwe」。驭象人的职责就是训练战象。
功能的转变
十五世纪后期开始,欧洲的战争进入火器时代。从此组织战象冲锋实在荒谬,因为火炮能轻易击败它们。人们从此不再驱使象冲锋陷阵,而是承担其他的军事任务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象在一些地区承担着机器无法完成的任务。
编辑本段战术
概述
象在军事上有诸多用途。象庞大的体型可运载沉重的物资,在近代机动车辆取代它们之前,象一直是一种有效的运输方式。在会战中,战象通常被布置在军阵的中央。位于中央使战象能有效地挫败敌方的冲锋,也便于它们自己发动冲锋。
冲锋陷阵
战象在冲锋时可达到30千米每小时(20英里每小时)的速度。战象的冲锋并不能简单地被装备长矛的步兵方阵化解,这一点与骑兵不同。战象冲锋的威力在于它们巨大的力量。它们冲垮敌人的阵型,践踏敌方的士兵,挥舞长牙破坏厮杀。敌方没有被冲垮的那部分军队,至少会被战象的冲锋驱赶到一边,或者是其压迫下后退。除此之外,战象并不需要与敌人接触就能引起恐慌,在它们的冲锋面前敌人会因为恐惧而望风披靡。即使是训练有素的罗马军团有时也不免如此。骑兵在战象面前也不能幸免,因为战马不熟悉象的气味,很容易在象面前受惊。 由于象的厚实皮肤,使得在战场上杀死或者击败战象极端困难。而战象高度和重量的巨大优势对它们的骑手们起了可观的保护作用。除了执行冲击敌阵的任务,战象为投射兵器稳固的发射阵地。战象队布置于战线中央,投射兵器在这个位置可以发现和攻击更多目标。战象驭手和位于象舆中的战士装备弓弩攻击敌军,另有长矛以供敌人近身时自卫。战象搭载的投射兵器愈加发达。若干高棉族国王和印度族国王为他们的战象装备了如同投石机那般巨大的床弩,用来发射能穿透甲胄的长矛攻击敌人的战象骑兵和战车。十六世纪后半叶,曾有人将大炮架在战象背上。但是,火器时代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这种行动缓慢易遭炮火打击的动物驱逐出火线。
致命弱点
战象尤其是重装甲战象在战争中表现出强大的防御力、机动性和巨大的杀伤力。尤其是当象阵发起集团冲击时,迎面吼叫而来庞然大物给会给对手造成极大的心理震撼。而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战马一旦遭遇战象肯定会受惊逃跑。但战象也不是战无不胜的。然而有时在经受数创或者驭手死亡的情况下,战象会发狂。它们疯狂地奔跑,一视同仁地引发战斗双方的伤亡。发狂的战象会给双方带来巨大损失。经验丰富的罗马军团兵会试图砍断战象的鼻子,故意引起它们发狂从而使得使用战象的敌人阵线混乱。装备标枪的轻装散兵也被用来驱赶战象向后奔跑,因为标枪的打击能引发它们发狂。 早期没有甲胄保护的战象用三棱头的长矛就可以杀死。而且战象最致命的怕火天性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克服的。历史上战象历次战败几乎都与火有关。西方人在对付战象时往往选择火攻或者用长矛刺杀。但中国人则要直接得多。中国古代发达的重型远程武器和中国人的智慧使在西方人面前威风八面的战象到了中国变得几乎不堪一击。 战象作为一种威力巨大的武器,在人类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其自身存在严重弱点尤其是无法克服的怕火天性,造成战象在很多战役的关键时刻经常发挥相反的作用,给自己一方带来很大损失。在这方面战象远不如骑兵使用。进入热兵器时代后,面对强大的火药武器,战象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公元1751年6月,英国殖民军与印度军队在普拉赛爆发决定性战役。结果在英国人强大的火炮、来复枪面前印度战象全军覆没。从此战象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以悲剧性的结局为自己数千年的辉煌历史画上一个不完美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