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2009年开工建设的港珠澳大桥,按计划将于年底通车。然而据澎湃新闻5月23日报道,当日香港廉政公署发布新闻稿,证实在港珠澳大桥建设中,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的一家承判商(也称承包商)涉嫌贪污,并向土木工程拓展署提供虚假混凝土(香港称石屎)压力测试报告。香港廉政公署对21名涉案人员进行拘捕调查。香港特区政府于25日召开记者会,详细交代此次事件。
港珠澳大桥连接香港、珠海、澳门,全长55公里。从2009年起动工建设,整体投资约1000亿人民币,由中央及粤港澳三地政府共同出资兴建,使用寿命长达120年,计划收费50年。预计在今年年底完工通车,建成后将是全球最长的跨海大桥。据新华社5月22日报道,香港特区政府路政署18日表示,全长12公里的港珠澳大桥香港接线已全线贯通,这是香港段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而在2016年9月27日,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全线正式贯通。
香港廉政公署早前收到土木工程拓展署转达的贪污投诉,而后展开调查。5月16日,香港廉政公署展开代号“绿田码李肆园”的行动,拘捕涉案承判商的2名高层人员、2名高级工地实验室技术员(高级技术员)、12名工地实验室技术员(技术员)及5名实验室服务员(服务员)。同时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被捕人士均是男性,年龄介乎20至69岁。行动由廉政公署执行处C组负责,共派出50名调查人员。在各人家中将他们拘捕,并向法庭申请了20张搜查令,搜查各人寓所及承判商办公室。
据香港《文汇报》5月24日报道,香港廉政公署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实验室人员在2015年初起,涉嫌以金属校准柱或强力混凝土砖代替混凝土样本,以伪造测试结果,使测试看似正常进行。同时,通过调整测试器材所显示的时间,掩饰违规行为。负责测试的两名高级技术员涉嫌贪污,核实有关虚假测试报告并呈交给土木工程拓展署。因此,违规行为于2015年初就已经开始。廉政公署称,承判商涉嫌呈交误导性的调查报告诈骗土木工程拓展署。
据大公网报道,涉案承判商自2013年1月起受雇于土木工程拓展署,为港珠澳大桥香港段工程,即香港口岸、香港接线及屯门至赤鱲角连接路工程,进行混凝土样本压力测试。
香港廉政公署指出,土木工程拓展署当初发现混凝土压力测试报告出现异常情况,涉案承判商就事件进行内部调查。但是在呈交给土木工程拓展署的调查报告中,并没有披露相关虚假测试。
据大公网报道,香港政府发言人承认,由于廉政公署正在进行调查,尚未掌握混凝土涉嫌测试造假所涉及的工程部分。香港路政署于上周五(5月19日)已要求驻工地工程人员,进行详细检查。对三项涉事工程的桥身、桥墩、楼房、隧道结构等,进行非破坏性混凝土结构强度测试,同时检视香港口岸、香港接线以及屯门至赤鱲角连接路混凝迟轿土结构的强度是否达到合约要求。至今的测试结果全部符合标准,但相关测试仍在进行。驻工扰祥地工程人员昨日(5月22日)完成目测检查,确认全部结构良好,无发现裂纹等异常迹象。
据大公网报道,发言人还表示,负责监管该承判商试验所的土木署人员,早在去年年中已发现试验报告有异常迹象。经内部调查后,土木署认为需转交廉政公署跟进。路政署审视及提升试验所内的系统,以防止同类事件发生,并检视其他试验所的测试报告,未发现有不寻常事项。
此外,路政署声明,为了消除公众疑虑,会在未来两星期覆检,并尽快聘请一家独立专业机构,为三个工程项目的混凝土结构继续进行测试及结构评估。
香港《文汇报》在5月24的特稿中,援引香港建造业总工会理事长周联侨的话指出,混凝土测试过程严谨,供测试的混凝土砖要确定合乎标准后,才可由工程师及项目管理者向厂方预订混凝土给工人施工。
香港土木工程署土力工程处前处长兼前工程师学会会长陈健硕指出,混凝土流质物凝固成硬物时。通常会检验抽取7日、14日及28日的混凝土样本进行测试,涉事承判商被指没按合约要求于特定时段内完成,原因除了“做唔切(测试)”,亦可能故意误导工程师,致使工程师认为混凝土用较短时间便达某个强度,或会影响承托力的计算判断。
据《大公网》报道,前香港工程师学会会长黄泽恩指出,混凝土测试造假在业内甚少听闻,很难猜测背后动机,现阶段难以评估对大桥结构影响,不排除有人造假只是想令测试结果“更好看”,从而令工程推展更顺利。他指出大桥已大致完成,工程师过去几年都未发现问题,估计情况未必太差,大桥有机会如期明年通车。
香港专业教育学院建造工程系署理系主任黄汉平表示,在大桥建成后,可将部分混凝土钻出作测试,以确定有关结构是否安全。若混凝土结构不达标,需根据安全系数决定补救方法,包括考虑作加固工程,如涉及较大规模,能需时数月甚至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