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机体后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肝脏损伤性疾病。
乙型肝炎病毒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并损害肝细胞,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纤维化。
常见症状有:感觉肝区不适、隐隐作痛、全身倦怠、乏力,食欲减退、感到恶心、厌油、腹泻,病人有时会有低热,严重的病人可能出现黄疸。
众所周知乙肝具有很强的传染性,近几年来,8名“乙肝”大学生维权讨说法、“重啤乙肝事件”、陕西汉中市中心广场征人吃饭等由乙肝引起的公共事件层出不穷。
据调查显示,我国的乙肝病毒感染率约60%-70%;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约占总人口的7.18%,全国有乙肝病毒携带者9300万,其中乙肝患者约有3000万,乙肝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社会问题,预防乙肝病毒刻不容缓。
那么乙肝病毒传播途径有哪些呢?
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1、血液传播:为乙肝病毒最主要的传染方式。
如输入含有乙肝病毒的全血、血浆、血清或其它血制品,均可造成乙肝病毒感染。
要阻断此传播途径,应严格杜绝保健性输血和血制品,严格掌握输血指征,以免经血液传播乙肝病毒。
2、母婴垂直传播:我国现有HBsAg阳性者约1.4亿人,其中85%是通过母婴传播。
垂直传播是我国乙型肝炎蔓延和高发的主要原因,也有少数为父婴传播者。
母婴传播主要是通过产道感染或宫内感染。母婴传播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垂直传播,另外一方面就是水平传播。
大家一直认为母婴传播就是垂直传播,其实不然,在宫内传播引起的只占10%,怀孕期间在子宫内在胎儿期间被传染的只是10%,不是很高,主要的是在围生期和出生后的密切生活接触水平传播。
作为一个大三阳母亲,孩子出生后被感染性的可能性达到90%-95%,E抗原阴性的乙肝母亲生下的孩子感染几率要比E抗原阳性的低一半,大概45%-40%。
3、性接触传播:是乙肝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不洁性行为,如嫖娼、男性同性恋等传染机率高,夫妻间正常性行为也可传播乙肝病毒,但机率不高。注意夫妻生活卫生、杜绝不良性行为能够较好的预防。
乙肝患者的配偶要定期检查,如全阴性,就应该全程预防注射乙肝疫苗。对于乙肝患者是可以通过性行为传播的,性传播也是属于体液传播的一种。
另外接吻也能传播,如果口唇黏膜破损了也有这种可能性。
4、生活密切接触:与乙肝病人长期密切接触,共用牙刷、毛巾、剪刀、剃须刀等经微量血液感染。
唾液、尿液、血液、胆汁及乳汁,均可污染器具、物品,经破损皮肤、粘膜而传播乙肝。
预防主要是纠正不良卫生习惯,即使是一家人,也勿共用牙刷、茶杯、剃须刀等生活用具。
5、医源性传播:如医疗器械被乙肝病毒污染后消毒不彻底或处理不当,均可引起乙肝病毒传播,包括手术、牙科器械、采血针、针灸针和内镜等。
不洁注射或不正规操作也可引起乙肝病毒的传播。
可通过使一次性医疗器具,严禁静脉吸毒,避免不正规的针刺、拔牙及纹眉、纹身等有皮肤粘膜损伤者应注意保护伤口。
乙肝病毒传播途径有以上几种,多数工作和生活中的正常接触不会导致传染,所以,人们完全不必要为身边有乙肝病毒携带者而恐慌,对待他们就像和普通人一样相处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