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外耳湿疹是哺乳期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婴幼儿几乎都轻重不同地患过次病,而且在某些热病后或某些诱因下(如腹泻后)发病或加重。常与过敏体质和人工喂养某些乳制品有关。可为全身湿疹的一部分,也可于外耳某个固定部位反复发作。
此外,外耳道脓性分泌物或某些外用药液对局部的刺激以及泪水、汗液、肥皂水等对局部的浸渍均可造成此病。疾病好发于双耳廓,耳后沟及外耳道。临床表现为耳痒、有目标不准确的搔抓行为,甚至瘙痒难忍,烦躁不安而夜哭,外耳道流黄水,结成松香状半透明痂皮,局部可有脱屑、丘疹、水泡、红肿、糜烂,感染后可出现脓庖、红肿、溃疡,甚至狭窄。
家庭自我观察要点1哺乳期婴幼儿耳流黄水,外耳道内可见松香状半透明痂皮,局部可有潮湿,水泡,红肿,糜烂。2不明原因摇头,搔耳,烦躁不安,夜哭。3用手摸耳,患儿可停止哭吵。治疗方法1积极寻找病因,予以排除或治疗。
2全身可用抗变态反应的药物如扑尔敏、或仙特明等,症状顽固者可短期使用激素类药物,有感染者用抗生素。局部用3%双氯水洗耳拭净后用锌氧油涂布,有红肿者加用鱼石脂棉栓。
4中药治疗,去热利湿,止氧,如小儿清热消毒液(金银花露)。家庭护理及预防1避免受热出汗,保持皮肤清洁,干爽。2小宝宝衣服要宽松,柔软,要棉织品。
3如发现耳流黄水,及时到医院进行清洗,上药。诊治误区1耳流水如当中耳炎误用滴耳剂可加重外耳道浸渍。2不清洗外耳道脱屑及结痂而行中耳声阻抗测试容易得到假阴性诊断。
3自行在家里上药,误伤外耳道深部及鼓膜,而引起损伤。4合并感染时,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可并发中耳炎。本文系王勤学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