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四川清音

四川清音

四川清音原名“唱小曲”“唱小调”。因演唱时多用月琴或琵琶伴奏,又叫“唱月琴”“唱琵琶”。是流行于重庆、四川的曲艺音乐品种之一。

四川清音,来源于明清时期的俗曲及四川民歌,包含了山西、陕西、甘肃、河南、河北、浙江等地区的传统民间小调曲目。主要流传于四川宜宾、泸州、成都和重庆一带的城市及中小乡镇的商业地区。四川清音用四川方言演唱。曲调丰富,唱腔优美,有八个大调、一百余支小调,唱段两百多支。四川清音的伴奏乐器为琵琶、竹鼓、檀板等。早期表演时由女演员一人坐着独唱,右手击竹鼓,左手击檀板,自击自唱。代表作品有《昭君出塞》、《尼姑下山》等。

2008年6月7日,四川省成都艺术剧院申报的“四川清音”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遗产编号:Ⅴ-77。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研究院)、重庆市曲艺团有限责任公司获得四川清音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想要了解更多“四川清音”的信息,请点击:四川清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