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鱼一般指皇带鱼(学名:Regalecus glesne)
又称勒氏皇带鱼,俗名龙宫使者、白龙王、龙王鱼、大带鱼、大鲱鱼王、摇桨鱼、地震鱼,为辐鳍鱼纲月鱼目皇带鱼科的其中一种。它是海洋中最长的硬骨鱼,体亮银色;腹鳍红色,桨状,故英文原意为"桨鱼"。背鳍亦呈红色,很长,有两层楼那么高,始於头顶如鬃冠。很少见于水面,有人偶尔见到,误为"海蛇"。人们通常认为它们是横扫海底,摧毁一切的怪兽,也曾被东南亚误认为传说中的“龙”。分布在全球各大洋,属深海鱼类,全球共有3科9种,台湾目前(截至2011年)只记录过1种,即石川氏粗鳍鱼。这种鱼的现身,是否和地震有关,有待专家研究。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皇带鱼
中文别名:又称勒氏皇带鱼,俗名龙宫使者、白龙王、龙王鱼、大带鱼、大鲱鱼王、摇桨鱼、地震鱼
二名法:Regalecus glesne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辐鳍鱼纲 Actinopterygii
亚纲:软骨硬鳞亚纲
目:月鱼目 Lampriformes
科:皇带鱼科 Regalecidae
属:皇带鱼属 Regalecus
种:皇带鱼 R. glesne
拉丁学名:Regalecusglesne
外形特征
体侧扁,延长呈带状。头小,似马头状。体裸露,无鳞,体侧各有5至6行瘤状突起。背鳍,呈红色,无鳍棘。背鳍基底长,前1至5背鳍鳍条颜常呈丝状。腹鳍变为一对丝状长鳍条,末端膨大呈柳叶状。无臀鳍。尾鳍不与背鳍相连。鱼体全身银灰色,具蓝黑色斑纹。头部呈蓝色,各鳍为红色。
皇带鱼是世界上最长的硬骨鱼。体长最高可达15米,但普遍为约3米。已知最重可达272公斤
分布范围
皇带鱼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北纬72度至北纬52度的亚热带深海里。栖息于20至1000米的水深,但通常在水深20至200米间。
捕获记录
2010年5月,一条长3米的死亡个体在瑞典离岸被发现,而在此前最后一次瑞典水域的记录是在1879年。
2001年,首次在香港水域附近,湛江以东误捕一条皇带鱼。
2011年4月,台湾苗栗渔民在竹南近海处捕获1条长约3米5的皇带鱼;
2011年9月底,台湾成功镇渔民在三仙台附近海域捕获一尾长达四百六十三厘米,重量约有八十公斤的皇带鱼,巧合的是花莲9月22日发生芮氏规模5.2的有感地震。太鲁阁及合欢山地区都能感受到4级震度,震中就位在花莲近海;
2012年6月15日清晨,一名钓客在台湾花莲县立雾溪出海口海滩上,发现1尾身长约6米的皇带鱼 。
2013年10月15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名海洋科学教师在南加州海域潜水时,发现了一条长达18英尺(约5.5米)的银色皇带鱼尸体。
2013年10月28日,台东钓友郭秋霖到岸巡81大队静洋安检所附近海滩钓鱼,竟钓上1尾长5米,重上百台斤(1台斤=0.6公斤)的地震鱼,需4个壮汉才抱得动,地方渔民表示,地震鱼被钓上岸还是头一遭。根据台湾鱼类数据库显示,地震鱼学名勒氏皇带鱼,栖息在海平面下20到1000米,因常于地震前后出现,又有地震鱼之称。
2014年3月7日,日本山口县长门市仙崎地区白潟海岸有居民发现一条长4.38米的深海“皇带鱼”。这是1999年后长门市第7次发现,此次发现的这条体型较大。
2014年4月8日,墨西哥浅海中惊现一条罕见的活着的皇带鱼,体长可达4.5米。
芝加哥谢德水族馆(Shedd Aquarium)组织专家旅游,他们在墨西哥柯蒂斯海(Cortés)清澈海水中发现一条活体皇带鱼,其体长约4.5米,背鳍几乎与身体同样长。
2015年6月1日,美国洛杉矶卡特琳娜岛南部的桑迪海滩惊现巨型皇带鱼尸体,长度达到17英尺(约5.2米),需要16个人合力才能搬动。
——来自搜索#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