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面对那么多的开国元勋,毛泽东主席说到,萧克授的是上将军衔,大将没什么可说的,上将更没什么可争的了。
对此,萧克坦然地昌念说,很多的战友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在战争中都牺牲了,我早该打死了,评不评衔,评什么都行。并随兴谈起了一段古人佳话:东汉大将冯异是光武帝时期的开国大将,战场上,勇不可挡,功勋卓著,
但他为人谦和,每到将军们聚会论功时,他都会躲到一旁的大树下,从不参与争论,由此东汉军中都称他为"大树将军",我们共产党人,难道还不如古人吗?萧克宽广的胸怀和高风亮节,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萧克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组织观念非常强,坚决服从党的安排,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从未违拗过上级指示,哪怕是职务下调,这一点,一直被熟知他的人传为美谈。
历史上,由于工作需要,他多次调动工作。长征时,他是红二方面军的副总指挥,后来31军军长生病了,要他去接替,他毫无怨言地就去了。抗日战争时期,萧克任120师副师长,后来调他去当挺进军司令,实际上司令麾下没有多少兵马,他照样欣然接受。
扩展资料:
一九五五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实行军衔制度,时年授上将军衔五十五人,一九五六年和一九五八年各补授一人。前十名上将名序排列依次是:萧克、李达、张宗逊、李克农、王震、许世友、邓华、彭绍辉、张爱萍、杨成武。虽然萧克名列第一,但当时很多人认为按照萧克的资历和功勋授予上将军衔是委屈他了,为他抱不平。
萧克是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四军的师长,后任红六军团军团长、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抗日战争时期任120师副师长,当时的师长是贺龙;后任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当时的司令员兼政委是聂荣臻。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军区副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参谋长,当时的四野司令员是林彪。实事求是地说,萧克在三个革命时期担任过的职务不逊于任何一员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