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袁崇焕墓第17代守墓人去世,佘氏家族已世代守墓整整390年

袁崇焕墓第17代守墓人去世,佘氏家族已世代守墓整整390年

2020年8月12日,袁崇焕墓第17代守墓人佘幼芝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袁崇焕墓位于东城区东花市斜街一座四合院内,如今这里是修葺一新,包括墓地、祠堂等一系列纪念建筑。

北京市民彭先生是会馆研究专家,他一直非常关注袁崇焕墓,听闻袁崇焕墓第17代守墓人佘幼芝去世,颇为感慨。彭先生说多年前,他去袁崇焕祠堂时,与佘老太太见过几次面。佘老太太告诉彭先生,她以前住在祠堂东南侧的一间小房,不过,那时,因为文物保护的原因,她也搬离了这处住所。2017年,彭先生再次去袁崇焕祠堂,发现此处已经由专业的文博机构负责管理,祠堂内也陈列了更多展品,比如明末的战袍、盔甲、大刀等。

彭先生说,这一带在老北京民间,一直有“佘家馆”的说法,这也与佘家世代在此守墓有极大关系。 袁崇焕墓能够得以保存至今,作为守墓人的佘氏家族,相当不易。

袁崇焕墓以及祠堂

袁崇焕(1584—1630),字元素,广东东莞人(一说为广西藤县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袁崇焕中进士,后通过自荐的方式在辽东边关任职,得到孙承宗的器重镇守宁远。在抗击清军(后金)的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但因得罪魏忠贤而辞官回乡。

明思宗朱由检即位后袁崇焕得以重新启用,于崇祯二年(1629)击退皇太极,解了京师之围后,魏忠贤余党以“擅杀岛帅(毛文龙)”、“与清廷议和”、“市米资敌”等罪名弹劾袁崇焕,皇太极又趁机实施反间计。崇祯三年(1630)八月,袁崇焕被朱由检认为与后金有密约而遭凌迟处死,家人被流徙三千里,并抄没家产。

袁崇焕画像

根据史料记载,袁崇焕被杀之后,埋葬在了京城的广东义园之内,就是现在的东城区袁崇焕祠。155年后的乾隆四十九年(1784),乾隆皇帝下诏为其平反:“袁崇焕督师蓟辽,虽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大意是说,袁督师虽然是清朝的敌人,但能够为国家尽忠,只是当时皇帝昏庸才导致惨死,现在应该为他平反。

根据《重修粤东旧义园记》碑文记载,康熙年间,这座广东义园重加葺治,但是“乾嘉以后,屡废屡兴”。同治癸亥秋(1863),再次修复义园,“堂东为土神祠,堂后及东西冢七百有奇。中穹然高者为有明袁大将军崇焕之墓石,为吴中丞荣光所书……”

如今,袁崇焕祠堂以及袁崇焕墓修葺一新。祠有正房五间,前廊两端及室内墙壁上嵌有《重修明督师袁崇焕祠墓碑》等石刻,屋檐下“明代先烈袁督师墓堂”匾额。祠堂后为袁崇焕墓,墓前立有清道光十一年(1831)湖南巡抚吴荣光(他也是广东南海人)题写的“有明袁大将军之墓”石碑及石供桌。

道光年间湖南巡抚吴荣光题写的“有明袁大将军之墓”石碑

根据后来的资料,1630年,袁崇焕死后,其首高悬,其仆佘氏连夜将其首级盗出,葬于广东旧义园,世代为其守墓。 从1630年袁崇焕被安葬,至2020年,佘氏家族守护袁崇焕墓整整390年。

1952年2月,北京市规划局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城市建设,袁督师庙(位于龙潭湖公园内)和袁崇焕墓均在迁移之列。叶恭绰、柳亚子、李济深、章士钊等人联名上书毛泽东,呼吁保护袁崇焕墓,最终经多方努力,北京市政府对袁崇焕墓进行了全面的修葺,袁崇焕墓等古迹得以保存。

作为佘氏家族第17代守墓人,上世纪80年代开始,佘幼芝为保护袁崇焕墓祠四处奔走。 在佘幼芝的奔走呼吁下,1984年,袁崇焕墓祠被定为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0年,袁崇焕的墓碑重新立了起来。1992年,政府投资5万元修复了袁崇焕墓祠。2002年11月29日,修葺一新的袁崇焕墓祠对外开放。

(原标题:袁崇焕墓第17代守墓人佘幼芝去世,家族已世代守墓390年)

监制:苏越

编辑:陆琪

流程编辑:TF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