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慎始慎独慎微意识如何理解?

慎始慎独慎微意识如何理解?

慎始,语本《书·蔡仲之命》:“慎厥初,惟厥终,终以不困;不惟厥终,终以困穷”。意思是:谨慎对待事务的开初,也要考虑它的终局,终局因此就不会困窘;不考虑它的终局,必将困穷。

慎始,就是要时刻警惕、管住自己,不以“下不为例”欺骗自己。“万恶莫不有其始”,欲望犹如一匹桀骜不驯的野马,你不牵着它往正确的方向走,它就会拖着你往错误的方向跑,什么党纪国法、制度原则都统统被抛在脑后。

慎独,出自《礼记·大学》:“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慎独是一种人生境界,是一种修养,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也是一种自我的挑战与监督。

慎独,就是要坚守底线、不失本色,不以“不为人知”放纵自己。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指出:即使在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也要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应当说,自持而能坚守,是一种精神;坚守而有追求,是一种境界。

被誉为晚晴三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他著名的“日课四条”就是:慎独、主敬、求仁、习劳。四条之中,慎独是第一位的,其他三条是都以慎独为基础。

慎微,最早在《礼记·中庸》出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越隐蔽的事情其实越明显,越细微的事物就越清楚,君子在这些地方是要很谨慎的。

慎微,就是要防微杜渐、不贪小利,不以“小节无碍”宽慰自己。《贞观政要》指出:“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爱国将领吉鸿昌将“当官即不许发财”七个字刻在茶杯上,作为遗嘱留给儿子。

扩展资料: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不能慎始,是走下坡路的起点,把握好了开头,则奠定了善终的基础。

《大学》说:“小人闲居为不善。”虽然“慎独”不易,但并非遥不可及,只要我们有坚定不移的信仰、信念,有是非分明的荣辱感、羞耻心,有不肯苟且的决心和毅力,有管住自己的自制力,就能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作风优良,品行高尚,让党和人民放心。

“慎始”让我们良好开局,打响头炮;“慎独”助我们一路走好,堂堂正正;“慎微”使我们积沙成塔,汇聚正能量。有此“三慎”,坚持下去,事业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参考资料:

君子守廉须“慎始”,这句古训言明了人生道德变化的具体过程,而“慎初”也应当成为我们年轻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警示牌。戒慎于事情发生之初,在思想上筑牢“第一道防线”,就是自觉做到“不越雷池一步”,不存侥幸之心,行所当行,止所当止,以平民心态为官。事实上,那些身陷囹圄才知道痛哭流涕的玩火者,说的最多的就是“悔不该当初……”。丢掉了“慎初”,临至危崖才想刹车,已经晚了。所以,“君子慎始而无后忧”,要把好第一关,守住第一道防线,才能把好人生之舵。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虽然“慎微”原本指的是应该对细小琐碎之事保持警惕、谨慎,但在这里,我们宁愿把它看作是一种转变作风的工作理念。一个“善小”固然琐碎,但群众利益无小事,转变作风,就要以求实的作风,面向群众,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一个“恶小”固然无碍全局,但常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教训令人扼腕,“恶小”不除,终会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那根稻草。

《中庸》有云:“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人在独处的情况下,也要谨慎小心,自觉遵循法度和道德,不要因为别人不在场或不注意而干坏事。团的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权力观,需要“慎独”,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和节俭意识,同样需要“慎独”。时刻想着头上所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才能避免误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