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揭秘汗血宝马“流血”的秘密和汗血宝马的起源故事

揭秘汗血宝马“流血”的秘密和汗血宝马的起源故事

汗血宝马“流血”的秘密

汗血宝马最让人好奇之处莫过于其奔跑时为何“流血”。

当今世界上有三种纯种马:汗血宝马、阿拉伯马和英国马。其中汗血宝马是最纯的马种,阿拉伯马和英国马都有汗血宝马的血统和基因。

汗血宝马,产自土库曼斯坦科佩特山脉和卡拉库姆沙漠间的阿哈尔绿洲,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驯养历史。据史料记载,其奔跑时脖颈部位流出的汗中有红色物质,鲜红似血,因此称之为“汗血宝马”。

汗血宝马发源地的土库曼斯坦的养马专家对“流血”的解释颇令人信服。据称,汗血宝马的皮肤较薄,奔跑时,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容易被看到,另外,马的肩部和颈部汗腺发达,出汗时往往先潮后湿,出汗后局部颜色会显得更加鲜艳,给人以“流血”的错觉。

汗血宝马通常体高1.5米左右,一般3岁成熟,5岁生仔,怀胎11个月,一年产一仔。汗血宝马体型饱满优美、头细颈高、四肢修长、皮薄毛细、轻快灵活,步伐轻灵优雅、体形纤细优美,再衬以弯曲高昂的颈部,勾画出它完美的身形曲线。

传说中,汗血宝马日行千里,夜走八百。虽然经现代科学家考证,这种说法言过其辞,但传说却形象地把汗血宝马速度快、耐力强的特点描绘得淋漓尽致。经测算,汗血宝马在平地上跑1000米仅需要1分07秒,速度之快令人惊叹。最让人惊奇的是它的耐力,或许是因为其先祖为栖息于沙漠戈壁地带的野马的缘故,这种马非常耐渴,即使在50摄氏度的高温下,一天也只需饮一次水,因此特别适合长途跋涉。在1998年一场赛程为3200公里、赛期60天的比赛中,54匹参赛汗血马都坚持到了终点。

据了解,当今世界上最纯正的汗血宝马绝大部分在土库曼斯坦,仅2000匹左右,因此市场上的价格非常昂贵,身价最高达上千万美元。

汗血宝马起源故事

《史记》中记载,西域国大宛“多善马,马汗血,其先天马子也”。意思是这种汗血宝马的祖先是天马的儿子。传说大宛国有高山,山上有天马,人力不可得。于是大宛人将五色母马放在山下,五色母马与天马相交,生下的马驹就是汗血马,因此汗血宝马又称为天马子。

为了得到这种传说中的神奇宝马,汉武帝两次发动了对大宛的战争。

中国对“汗血马”的最早记录是在2100年前的西汉,汉初白登之战时,汉高祖刘邦率30万大军被匈奴骑兵所困,凶悍勇猛的匈奴骑兵给汉高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而当时,汗血宝马正是匈奴骑兵的重要坐骑。

汉武帝元景四年(公元前112年)秋,有个名叫“暴利长”的敦煌囚徒,在当地捕得一匹汗血宝马献给汉武帝。汉武帝得到此马后,欣喜若狂,称其为"天马"。并作歌咏之, 歌曰:“太一贡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骋容与兮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

汉武帝为了征服匈奴、打通西域,必须拥有强大的骑兵部队,对于优良品种的好马,总是梦寐以求。他听说大宛国都贰师城出产一种能够日行千里的名马:汗血马,不禁大喜过望。为了得到汗血马,汉武帝不惜用黄金打造两匹骏马,派遣使者车令到大宛国换两匹种马回来。

车令将两匹黄金马运到了大宛,摆出天朝的架子,态度傲慢地要跟大宛国王换马。偏偏大宛国王不吃他那一套,见汉朝使者态度如此倨傲,自然不愿意。车令怒气冲冲,竟然开始诟骂大宛国王。双方争吵不休。车令大怒下,自己走上前前,椎碎了金马。

后来车令也有些后悔,但已经晚了,只好将金屑收集起来,准备运回汉朝。但车令前去大宛的路上,一路张扬,早惹得大漠上许多人的注意。此时他悻悻而回,正好给人以可乘之机。路过郁成时,郁成王派人阻住了车令去路。车令领着手下与郁成军队争斗一番,对方人多,寡不敌众,所携金马的碎块,都被郁成军队夺走,车令也在混乱中被杀死。

消息传到长安,汉武帝勃然大怒,决定出兵讨伐大宛。

汉武帝一生中惯于从身边的女人身上去发掘人才,培养将帅人选。原先宠爱皇后卫子夫,就发掘了她的弟弟卫青与她的姨侄霍去病,加意培植,全力支持,终于卫青和霍去病二人带领大军,远涉漠北,犁庭扫穴,彻底击溃匈奴的主力,留下燕然勒石的佳话,如今又因为远征大宛,发掘出李夫人的兄长李广利。

汉武帝听说大宛兵少,只要汉军三千人就可以荡平,于是派李广利率领“属国六千骑,及郡国恶少年数万人”出征,并封他为“贰师将军”,期望他直捣贰师城(今土库曼斯坦阿斯哈巴特城),取回汗血马。

孤军远征,远涉大漠,水土不服,补给困难,将领们纷纷劝阻,但是汉武帝立意已坚,要不计代价地劳师远征。

李广利出身市井,毫无作战经验,一出征就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汉军出了盐泽后,沿途都是沙碛,无粮可因,无水可汲,而当道的小国都固守境界,不肯给食。汉军必须攻下这些小国才能取得粮食、给养,只好边打边进。许多汉兵都忍不住饥渴,倒毙在路中。汉军到达郁成时,已经只有数千人。

而郁成因为杀死汉使车令,早就担心汉军前来报复,一直严兵守候。两军交战,饥乏的汉军无法取胜,反倒折伤了一半人马。李广利见取胜无望,便没有继续向大宛进发,而是率军撤退。太初三年(前102年)汉军退回敦煌时,所剩的士兵只有出发时的十分之一二了。

汉武帝原想给李广利立功的机会,等他得胜回朝,就立即授封爵,没想到他却大败而回。所以,当李广利派人向朝廷报告并要求罢兵时,汉武帝大怒,派人在玉门关阻止李广利等入关,并传谕李广利军前:如有一人敢入此关,立即斩首。

汉武帝并没有就此放弃夺取汗血马的念头,他认为堂堂汉朝,若是连大宛这样的小国都不能征服,将会使所有西域国家轻视汉朝,于是坚持继续攻打大宛,并将主张与大宛停战的邓光等人治罪,同时征发壮丁、筹集马匹,准备再战。

太初四年(前101年),汉武帝命令李广利再次攻大宛。这次征大宛的汉军达六万人,牛十万,马三万匹,驴、骆驼等上万。为了支援征伐大宛的军事行动,征兵集粮,“天下骚动”。又专门发天下七科谪戍,为李广利军运粮(七科:谓吏有罪一,亡命二,赘婿三,贾人四,原有市籍五,父母有市籍六,祖父母有市籍七)。

这样一支浩荡的队伍,对沿途小国发生了镇慑作用。李广利大军所到之处,西域各国无不争相迎送。只有轮台一城闭门拒绝,李广利挥兵攻打数日,城破后大肆T城,从此乘势长驱,直到大宛,一路毫无阻碍。不过即使如此,到达大宛的汉军也只剩三万人了。

唐朝时,唐玄宗曾将义和公主嫁给了宁远(大宛)国王,宁远国王大喜之下,向玄宗献了两匹“胡种马”(即“汗血宝马”),玄宗为两马取名为“玉花骢”和“照夜白”,它们还被画进了唐代名画《照夜白图》。

因汗血宝马适合长途行军,所以在成吉思汗时代,汗血宝马成为蒙古大军发动“闪电战”,横扫欧亚大陆的重要工具。

汗血宝马从汉朝进入我国一直到元朝,繁衍生息上千年,但近代以来,史料中已很难见到汗血宝马的名字,汗血宝马在我国已近绝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