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因为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市场经济”,而不是以前的“计划经济”
以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企业没有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国家计划生产什么,就生产什么,计划生产多少,就生产多少,在这历史背景下,“计划”一词就带有浓厚的国家控制、行政命令的色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渐渐从过去的“计划经济”转变到现在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显然,在市场经济的新时代,再延用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计划”一词是不恰当的,“计划”也与我国现行的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制度格格不入,所以要改为“规划”。
“规划”体现的是国家的宏观调控,是对全局性的把握与定位,具有战略指导作用,比较适合现在市场经济的实际。
首次由“计划”改为“规划”
与过去十个“五年”明显不同的是,在名称上,第十一个“五年”由“计划”变成了“规划”。这几乎成为近期有关“十一五规划”报道的一个焦点。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博士辛鸣认为,虽一字之差,内涵却不尽相同,显示出党中央对发展内涵的认识已有变化。
《现代汉语词典》中这样解释“计划”和“规划”:“计划”是指工作或行动前预先拟定的具体内容和步骤;“规划”是指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显然,后者更加注重宏观性、战略性、指导性和长远性。
以“五年”为单位进行国家建设的“五年计划”模式,起源于前苏联。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全面学习,自1952至1953年,多次派出包括周恩来总理率团的代表团到苏联学习,在他们的帮助下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自1953年起实施。
“一五”计划主要是指令性的经济计划,事无巨细,涵盖了方方面面的经济增长指标,从工业总产值增长98.3%、手工业增长60.9%、大型工矿项目施工694个到具体的钢铁产量增加多少、煤炭产量增加多少等等。翻开以往的五年计划,各类指标的具体程度超出现在很多人的想像。
2003年9月18日,发改委主任马凯在“十一五”规划编制准备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表示,“十一五”规划,要突出战略性、宏观性和政策性,要抓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突出战略方针、战略任务、战略布局、战略措施和重大政策,不宜搞过多过细的量化指标,改变以往无所不包、涉及领域过宽的状况;强化指导和约束功能,增加制度创新内容;在编制程序上要建立规范化的民主制度、衔接制度、论证制度、公布制度以及备案和评估制度。
计划经济时期,国家要通过计划逐一配置重要资源,所以各项指标定得非常细。但过去制定的微观具体产业发展计划,更多属于市场、企业和资本自我调整的内容。而在市场配置资源的今天,规划将突出宏观性、战略性,规划指标少而精,而且总体上是预测性、指导性的。从“计划”到“规划”,体现了从微观向宏观、从直接向间接、从项目管理向规划管理的突出转变。
毫无疑问,中国的改革开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五年计划从“一五”推进到“十五”,其中的强制性和指令性逐渐消失,或者说主观性的成分逐渐减少了,而客观性的成分增多了。而计划变规划,表明计划经济体制基本破除了。
问:最近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表明,从第十一个五年起,我国在描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蓝图时用规划而不再用计划,为什么要这样改?
答:表面看来只有一字之差,但实际上这两者有明显区别。从计划发展为规划,有其深刻的含义。
从计划改为规划,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国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已开始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既然资源配置已主要由市场调节,政府对资源配置的职能已大大弱化,就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像过去一样政府作为经济活动的主角,定指标,安排项目,直接配置各类经济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主角应是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公司。所以,在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政府、市场、企业之间的关系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凡是市场、企业能做并且做得好的事情,政府都要脱手,让市场、企业去做,企业不再是政府的附属物了。可以说,从计划到规划的转变,体现出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反映的是两种不同的理念。
计划从文字表达上对照原来的社会发展来看是很符合的,不过现在中国的阶段性发展目标,是一个追求良性循环的过程,有些”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如果只是暂时的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也要在实施过程中进行删改,规划更能体现这一点.
共产党更实事求是了。